2017年9月3日,我参加了在文昌市文城镇举行的【紫贝拾遗】新书首发座谈会,会场里气氛热烈,大部分是年青人,洋溢着一股朝气逢勃的景象。
在这里,我深切地感受了文昌学子们对这方土地的热爱,和他们对文昌地方文化的热心和传承。
我为他们叫好,给他们点赞。学子们,你们为文昌的父老乡亲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我感谢你们!
本来,这一件事应该由我们上一代人来承担,毕竟我们这一代人走的路长,经历的事情多,生活的内容更广,对家乡文昌的感受更为深刻,这不,我们都失语了,学子们为我们说话了,我们感到羞悔。
这支编辑团队非常年轻,五位主编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大部分作者也很年轻,许多人都是刚刚从大学里毕业出来的。
【紫贝拾遗】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家史家事,小城小镇,同窗师友,风俗人情,一切值得关注的人和事,都在作品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是一本文昌人集体写文昌的书,是一本值得文昌人关注的书。
【紫贝拾遗】首发在文昌掀起了一次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据团队介绍,目前已启动第三册的征稿活动,争取在未来三到五年內以每年一册的速度结集出版。
该团队也承诺,在该书出版6个月后,会将出书余款在文昌中学设立【紫贝拾遗】奖学金,用于表彰与鼓励那些具有写作才华的文昌学子,激励更多的文昌人通过文字记录分享其所见、所思、所感。
我希望更多的文昌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在此之前,我也跟这个团队有一些联系,我把自己写的一本书【紫贝风雷】送给了主编蒋清野,他答应跟我保持联系。座谈会后我将我写的有关特殊年代的几篇文章交给了编辑部,我不期望它们能够发表,我只是希望他们了解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以便使他们以后发表的作品有更深刻的思想內容。
再次点赞【紫贝拾遗】,祝它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