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朝至清朝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土地,无村无屋,一家一船,以海为生。病者,得不到医治。死者,无葬身之地。岸上原住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通婚。历朝的科举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疍家人长年累月漂泊海上,判断天气仅凭经验。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究竟有多少次因暴风雨或台风、龙卷风来袭,来不及躲避,船翻人亡,多少人丧身鱼腹,并无文字记载,不为世人知晓。
铺前港是一个能停泊150艘以上渔船的天然良港。疍家人在此谋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海南解放前一直没有上岸定居。
海南解放后,政府允许疍民上岸谋生,享受中国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解放初期,部分疍民开始在铺前港周边搭起几间草寮,出卖鱼、虾、蟹、蛤等水产品。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村民们拿来大米、蔬菜、木柴、衣被等换取疍家人的海鲜。现在是今非昔比,二千多疍民已聚居铺渔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中新建的二三层小楼比比皆是,连接铺前镇铺港老街,形成一条新的街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得以在铺渔村落实。以前疍民捕鱼用的是破旧的小帆船,现在是鸟枪换炮。在政府的帮助下,村民们已购置了大、中、小各种型号的玻璃钢机船,可出远海捕捞。“马鲛鱼”是铺渔的特产,也是铺前的品牌。海水养殖、东风螺养殖也使部分铺渔人走上了致富路。
铺渔村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宏伟的海文大桥、美丽的铺前港、北港村、传说中七十二个村庄沉没的水下遗址、海上尚未沉没的浮水石、岸边的牛六坡、曲口东寨港红树林、镇上的铺前骑楼、溪北书院等。伏波庙就在附近接壤的北山村中,一旦政府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铺渔村疍民的生活将会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