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
跃进村委会地处文昌市最南端的重兴镇。建市前称为文昌县重兴人民公社跃进生产大队。跃进大队初建时由陶春村、多寻村、岐山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人口。下辖十五个生产队,实行生产队一级核算,是当时重兴公社最大的大队之一。
文昌县自从1958年起相继成立人民公社,走集体化生产共同富裕道路。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个整整二十年的历史阶段中,跃进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文昌县一面鲜艳的红旗。
自从跃进大队成立的那一天开始,跃进人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走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当时最大的闪光点是公社社员的劳动日值很高,群众生活富裕。跃进人只用了几年时间部分生产队的劳动日值就达到2元多,这就意味着当时一个普通劳动力的月收入可达到七、八十元,比一个一般国家干部的月工资收入还高出一大截。除此之外,跃进人在重兴公社最早用上自来水,村中最早亮起电灯。社员最早享受免费医疗,村中有“赤脚医生”,小病不出村。青少年最早享受免费教育。在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全公社的小学毕业生很多,文南中学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入学需求,跃进小学在全社率先办起了初中班,社员们称作“戴帽初中班”。聘请了几位“民办教师”,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名字虽然有点不好听,但这在那当时却是一项重大创举。1972年第6期《人民画报》专题报道了这件事,题目是《海南岛的一所乡村学校》,下面是当时的文字与图片报道。跃进大队一夜之间闻名全国,一拨又一拨的外地人到跃进大队参观学习。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在这个历史的拐点,未知跃进人是否能够继续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几位居住在文城,开展“强身健体逍遥游”活动的退休老友,决定到跃进一游,探个究竟。
我们执意选定2019年9月21日(星期日)成行。那天是一个特殊的喜庆日子,文昌——琼海高速路顺利通车。早上8时许,我们从文琼高速进入重兴镇,以前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二十多分钟便可到达。这次我们没有聘请到合适的向导,幸好有一位村民回家要途经跃进村,骑着摩托车,主动在前面引路,我们很快就顺利到达跃进村。
跃进村的周边是宽阔的田野,时值金秋时节,水稻快要成熟了,一片金黄,稻浪翻滚,一派丰收的景象。整个村庄椰树环抱,风光旖旎,风景如画。进入跃进村,我们认为到了东郊椰海。村庄很大,高高的椰树在风中摇曳,椰叶婆娑,椰果累累。仔细一看,村中还有很多高高的槟榔树夹杂生长在椰林间,也是果实累累。我们来到村子中心,这里有杂货店,小百货商店,粮油饲料店等,竟然看见一块木板上书写着“跃进大队供销社”的字样。还有一个大大的广场,广场的一头建起一个大戏台。戏台的两旁挂着两幅长联:“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横幅是“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中间是圆形毛主席像。据一位居住在广场附近的欧姓村民介绍说,在生产队时期这个广场很热闹,社员们的文娱生活丰富多彩,每月放映二、三场电影,各大队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经常在这里巡演、汇演,偶尔也有琼剧团来这里演出“革命样板戏”。现在晚上比较冷清,只有村里有喜庆或重大节日时才请来琼剧团演出。但这个广场白天还是天天热闹,每天傍晚都有几十位妇女来到这里跳广场舞,增加了村中的热闹气氛。
当我们漫步在草绿花红,和风拂面,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的优美环境中时,一口口大大的修筑成十分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水塘映入眼帘。各个水塘四周都建起拦腰高的精致栅栏,树荫下摆放着供游人休息的石凳石椅。水塘中清水荷莲,一群群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观赏鱼类悠闲自得地环游四周。青翠的椰子树槟榔树倒映其中。较大一些的水塘中还建起琼台楼阁,曲径通幽。每口水塘四周都安装了太阳能日光灯,夜幕下会显得更加辉煌壮观。这些水塘为美丽乡村增添秀色,春满人间。
这里的村民非常友好好客,待人热情大方,民风淳朴。当村民们看到我们几位来自文城的客人时,主动跟我们打招呼,和我们亲切交谈。几位妇女主动捧出椰子水免费供我们解渴。今年风调雨顺,椰子大丰收。一位中年妇女从家中拿来十多颗大大的成熟椰果,赠送给我们带回家品尝。起初我们推辞不受,她表现出极不高兴的样子,真是盛情难却,村民们如此真诚好意,使我们非常感动。
重兴是多山地区,但跃进村却很平坦。村民的房屋整齐划一,既有新建的两三层小楼,又有一行行的砖瓦结构民房,都是装饰一新。这里的村民也爱贴对联,我们看见几户人家贴着内容雷同的对联,都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横额是“毛主席万岁”。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恍如隔世,时光倒流,回到了六七十年代。我们毅然决然参加劳动,亲自体验一下当时的人民公社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的喜悦心情。我们要求欧姓村民借给我们农具,欧先生同我们一起,扛着农具,有说有笑,从干净的村道上走向热带作物种植园地,当然劳动只是象征性的。
劳动后我们一起回到欧先生的家。欧先生的家是一座漂亮的三层小楼,欧先生介绍说,这座楼房,是他的三个儿子,在改革开放后,承领装饰工程赚钱建起来的。像他家那样的楼房,村中还有很多,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跃进人今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村委会办公室所在地,这里是另一番景象。办公室的走廊中及两旁,设有几个宣传栏,各款与时俱进的红色标语挂满四周,那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红语录特别醒目。参观了跃进村委会漂亮的办公楼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跃进村,跃进村是一个名不虚传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