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珠江潮起潮落(1)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5-22
  • 热度356
  •   一段不该抹掉的历史。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广东省经过一年多来文化大革命冲冲杀杀,已经初见“眉目”。

      广州地区的文革由于省革联问题引发了长达一年多的派性斗争。支持省革联的一派以中大红旗、工旗工人、工联为主,统称红旗派。这一派没有得到军区的支持,因而经常把斗争矛头指向军队。反对省革联的一派以地总、红总、红一司为主,统称东风派,也叫总派,他们得到军区的支持,因而常立于无败之地。

      自四月下旬起,广州市一些大专院校的两派群众组织开始发生冲突,并酿成了武斗事件。

      四月二十二日,中山医两派发生武斗,广州市两派都组织武斗队伍赶去支援,参加武斗的人数最多时达至万人。市军管会负责人赶赴现场调解,传召两派头头谈判,并调动几百名解放军开进学校,要求双方退出现场。在军队的强力制止下,两派群众组织撤离中山医学院,武斗得到平息。

      自五月二十三日起,广州市的武斗逐步升级。到八月,接连发生了白鹅潭、三元里、文冲船厂等武斗,这些武斗动用了枪支、手榴弹,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八月十六日,广州市两派在省总工会发生大规模武斗,枪战长达四个多小事时,共死亡三人,伤三十三人。周总理来电话指示:立即停止武斗,撤出攻打省总工会的武斗队伍,武斗才逐渐平息。

      八月二十四日,周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广州红旗工人、中南局联络总部的代表,提出了迅速恢复和安定广州秩序的四项紧急措施。九月一日,根据周总理的提议,广东两派赴京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制止武斗四项协议】。

      十月二十七日,广州三大工人群众组织了实现革命大联合的协议。十一月二日,广东两派在北京签订了【关于拥军爱民、制止武斗、抓革命促生产、开展革命大批判,实现革命的大联合的协议书】

      十一月十二日,中央文革发出【关于广东问题的决定】,宣布成立以黄永胜为首的广东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省革筹】。省革筹协商小组约四十人,其中两派群众代表约二十人,并于六八年一月初开始工作。

      两派代表分配表面上按“一碗水端平”,但实际上端不平,参加协商小组的群众代表不但要为本派争名额,还在协商推荐解放初来参加省、市革委会的干部名单上针锋相对。两派为了争取各自推荐的领导干部,经常斗嘴吵架。

      二月二十日,黄永胜宣布省革筹小组工作告一段落,经中央批准,广东省革委会首届委员一百八十人,属广州市的群众代表二十二人。名单如下:

      学生代表五人:常委四人,武传斌、高翔、林昌文【三人旗派】,易作才【东风派】,委员一人,梁仲文【旗派】。

      工人代表十四人:副主任刘继发【旗派】,常委四人,邱学科【旗派】,梁锦堂、莫超海【东风派】,刘均益【工交红旗】,委员九人,莫竟伟、陈振球、罗泽权、邱长青【四人旗派】,赵正业、黄强英、欧阳武、杨庆祥【四人东风派】,潘籹升【工交红旗】。

      农民代表二人:常委梁秀珍【东风派】,委员罗某某【旗派】。

      机关代表一人,委员周炎【旗派】。

      省革委会常委共三十三人【另有六名待选代表未记】,其中军队九人,干部十人,群众代表十四人。

      省革委会常委内还设有一个七人的“党的核心小组”,由五名军队干部和两名地方干部组成,没有群众代表。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

      本文标题:珠江潮起潮落(1)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284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