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毛主席像章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7-02
  • 热度748
  •   毛主席像章是文革时期最珍贵的物品。但在文革初期,由于发行量有限,人们很难弄到毛主席像章,当时佩戴像章的人也不多。最先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人是红卫兵,8、18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很多红卫兵都佩戴了毛主席像章,参加接见大会的红卫兵和革命师生都领到一枚毛主席像章。大串联开始后,佩戴像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为能得到一枚像章而费尽心机。当时,在市场上还没有出售毛主席像章,获取像章的渠道只有两条,一是单位发给,二是接待站赠送,但是每个接待站只能发一枚,不能多领。

      在广州,我们已经住了几个接待站,也领了几枚毛主席像章,但我们还感到不满足,还想多领几枚,好回学校后向同学们显耀。于是,在搬到市府接待站的第二天,我出了个鬼主意,叫同学们转移阵地,找新的接待站,再多领一个像章,结果差点闯了大祸。

      这天晚饭后,我们向白云区的上丁街出发,那里也有个红卫兵接待站,具体位置在哪里,也没弄清楚,只是一直往北走。天下着小雨,也没介意,走着走着,大街走完了,前面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田野,路也没有,我们已经进入了郊区。

      这时雨越下越大,黒灯瞎火的,往哪儿走,我们一时没了主意,我们迷路了。突然前面灯火辉煌,我们大喜,以为是新的街市,就一直往前走去,可是一道铁刺网把我们拦住了,只有一个小口子通往里面。街市里怎么会安装铁刺网呢?肯定是军事禁区,我感觉情况有点不妙。这时,一阵吆喝声象炸雷一样在我们耳边响起:

      “站住!干什么的?”有两位解放军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手里提着手枪,手臂上的红袖章格外醒目。

      我们心里有点胆怯,停住了脚步。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往这里走?”两位解放军继续盘问。

      “我们是串联的红卫兵,我们要找接待站。”我假装平静地回答。

      这时解放军好象是看到我们手臂上的红卫兵红袖章,态度有点缓和下来,他们把我们押往哨所。

      在哨所里,我掏出学生证和串联证,摊在办公桌上,继续解释:“我们迷路了,要找的接待站找不到,不小心闯到这里,请原谅。”

      “你们要找哪个接待站?在哪一条街上?”一位解放军问,我们把地点告诉了他,他说:“上丁街离这里不远,左拐100米就到了。这里是军事禁区,是禁止别人进去的。你们如果不是红卫兵,我们就把你们送去公安局了,你们走吧!”

      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向解放军道了谢,赶快离开了哨所。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作了少量的毛主席像章,那时是为了纪念活动而制作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民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愈演愈烈,制作毛主席像章的狂热达到了顶峰。文革第一批毛主席像章于1966年底由上海联合微章厂首先推出,图案取自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的形象。随着毛主席像章的出现,像章热很快风霏全国,全国上下掀起了抢购狂潮。

      各地革委会成立后,像章生产组织化,种类更多,上至中央机关,下到工厂,都成立了像章使用和发行单位。毛主席像章发行单位之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文革初期,人们开始佩戴毛主席像章,到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达到高峰。当时,全国约有2万多家工厂制作,生产毛主席像章和语录章达80亿枚以上。

      为了一枚毛主席像章,我们差点儿惹了大祸,后来想起来真有点怕。

      本文标题:毛主席像章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383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