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楼12
11月很快过去了,12月1日,北京市委书记处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没有记录,也不让秘书参加,书记处的同志可以随心随意地谈。
刘仁站起来讲话:“【解放军报】把性职定得那么高,别说吴晗受不了,恐怕很多文化界人士看了都心惊肉跳,这比1957年反右来势还要凶猛。”
邓拓摊着两手说:“这样搞,根本没有必要。”
“主席点起这把火,太令人捉摸了。”不知是谁小声自言自语,人们都争着发言,都没看清谁说这句话。
彭真脸上非常严肃,他从总理那里获悉,主席因为北京没有及时转载姚文元的文章而大动肝火。批评吴晗已经成了当前的大事,硬压着不批,肯定是不行了。他为自己未能保护住这样一位好同志感到难过。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人们,从学术讨论上分析问题,而不是在政治上扣帽子,这是保护吴晗同志的唯一办法。彭真站起来摆摆手:“大家不要说废话了,你们说姚文元的文章写得不好,我们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呢?”
彭真这一说,会场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刘仁说:“邓拓同志,你代表市委去看一下吴晗,把大家的意思告诉他,叫他安心学习和工作。”
彭真插话:“吴晗同志可以反批评嘛,不管谁发表文章,都不是最后结论,结论由组织来定。”
“主席的指示,是不是传达下去。”有人问道。
彭真大手一挥,一锤定音:“将来连同少奇,小平,恩来等同志的指示一块传达,不要单独搞了,今后的会议要尽量少开!”会上大家很快统一了认识。
散会后,彭真把邓拓拉到一旁:“你要马上到各高校去作紧急布置,让他们议【北京日报】按语为方针,搞学术讨论。高校思想活跃,我们行动慢了,他们就会受他人利用。”
“什么时间去?”
“越快越好。”彭真非常果断,“今天就去更好,我们的工作就抓了主动权。”
邓拓非常清楚,眼前这场学术讨论实际上是一场激烈的斗争,弄不好自己会陷下去,但是,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