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小说其他连载
文章内容页

冰城狂飚(34)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1-02-23
  • 热度411418
  •   三十四、艰难的谈判

      毛主席说:“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 无产阶级革命派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终于打垮了党内走资派,夺回了他们掌握的那一部分权力,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那些地方和单位的走资派已经被打倒,政权已经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派手里。

      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H省是我国最早成立革命委员会的省份,也是文化大革命“一月革命”的样板。但是,革委会成立以后,这个省仍然混乱不堪,斗争仍然激烈复杂。

      8月上旬,崔钢和宋振业参加了炮轰派汇报团,同潘汪率领的捍联总汇报团,在同一天进入西宛旅社报到。中央准备在这里召集两派代表解决h省的问题。

      潘汪没有住在这里,而是在京西宾馆下榻。

      4月份以来,在h省被骂为炮匪、反革命的炮轰派,特别是其中的主要头头边士军、冯昭逢等,这回同捍联总的头头一样,平起平坐地作为中央的客人一起住进了国家招待所。至今为止,只有中央认定的各派都是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才能进入西宛旅社的大门。

      不过,崔钢他们并没有认为事情会那么简单,而是做好了持久斗争的准备。因为在此之前,辽省的三派,吉省的两派都已先后在半年之前进入这个旅社,到现在还没有看出结束的迹象。h省两派赴京汇报团是东三省最后进入的一个,也许要等待辽吉两省问题解决之后才能轮到他们。

      周恩来亲自解决h省两派问题。他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一派一派地听取汇报,口问手记,反反复复地做工作。他前后分别同潘汪以及两派谈话各八、九次,两派在一起三次。

      周恩来首先抓制止武斗。在h省主要是哈尔市,凡是出现炮轰派的单位,或是与他持不同意见的组织,潘复生一律看成是炮轰派,他总是依照六、九夺权的模式,调动捍联总的人马先围攻后夺权,致使哈尔市武斗升级,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7月中旬,捍联总对一机炮轰派实行大围困。7月18日早晨、7月22日晚间,一机炮轰派被迫发动了两次抢粮事件。

      8月27日、28日,捍联总在一机和港务局挑起武斗,双方动用了装甲车和坦克,手持机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造成1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9月6日晚周恩来主持两派达成关于制止武斗的【九条协议】并派出以总后史一民部长为首的监督小组,同时派出中央调查组,于协议签字后到哈尔市调查。但潘复生不把协议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在10月6日、10月12日,继军工、建工之后,又指使捍联总发动了对龙江大学、一机的武装夺权,造成数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炮轰派在哈尔市流血,炮轰派汇报团在北京含泪通过联络员诉说真情。

      10月初,中央文革发表了江青9月5日对安 微两派群众组织的讲话,声称现在有一股潮流,把矛头指向解放军,指向新生的革命委员会,指向中央文革。

      对此,捍联总兴高采烈,以为抓到了把柄,而炮轰派的情绪一落万丈。范卫军这时强烈地感到这个讲话,会被潘汪利用,就象当时借用反二月逆流之机,把铁拳挥向炮轰派一样。崔钢觉得,此时更需要控制感情,张扬理智。在当时的炮轰派汇报团内,多数人的情绪是低沉的,只有3个人还能沉得着气,这就是崔钢、吴兆基和冯昭逢。他们3人继续支掌着汇报团的日常工作,继续为争取最好的前途而不懈地、顽强地努力着。

      周总理从来没有认为炮轰派群众是把矛头指向革委会的。在他看来,炮轰派是革命派,有缺点也有错误,这同捍联总也有缺点错误没有什么两样。他通过联络员赵刚多方做潘汪和捍联总的工作,要潘汪正确对待炮轰派,从上到下实现捍联总同炮轰派的对等联合。他还要求炮轰派汇报团里的范卫军和宋振业,捍联总汇报团里的刘雪峰和聂士荣,分别退出两派,站到省革委会的立场,共同做两派的团结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周恩来促使两派在京达成了【十二条协议】。崔钢、边士军、冯昭逢、宋振业等人,一再同总理联络员赵刚建议,请他向总理汇报,潘复生是会反复的,军工、龙大、一机是重点,要在北京实现对等联合,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十二条协议】。周恩来听取了这个建议,下令从哈尔市调来三个单位------军工、龙大、一机的两派代表到北京,派出联络员做大联合工作,要求这三个单位实行对等联合,并达成协议,双方在北京签字。

      12月7日,潘汪向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做出来书面检查,周恩来发给两派各10位代表每人一份征求意见。

      看完潘汪的检查稿之后,炮轰派汇报团成员们又喜又气。喜的是,经过半年多来不屈不扰的斗争,经过党中央、周总理的细心周到的工作,潘汪终于承认在对待群众问题上犯了错误,作了检查。气的是,他们在检查中,存在四个明显的问题。

      一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党中央面前公然歪曲事实。

      二是避重就轻。

      三是模棱两可,故意偷换概念。

      四是安钉子,准备秋后算账。

      最可恨的是,周总理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工作,潘复生竟然当面跟中央说假话。

      于是,崔钢和宋振业他们一块找总理的联络员:

      “我们欢迎潘汪作检查,但同时我们又感到潘汪的检查,明显地看出思想不通,言不由衷,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这既有他们的思想品质、党性原则有问题,也表明捍联总对他们施加压力,阻止他们检讨,并且极力为他们粉刷和辩解。希望联络员以对h省人民负责的精神,为我们反映这些意见。”

      联络员答应为他们申述意见。

      过了一天,联络员告诉他们:中央急于要稳定h省这个反修防修的东北前哨,你们要顾全大局,从国家这个大局出发,你们要牺牲这个局部利益。崔钢找到毛远新,要求毛远新为他们申述意见,没想到毛远新竟向他们施加压力:“这是主席的意思,你们必须接受,否则的话,就要走向反面。”

      崔钢回到住处,想到这次为了炮轰炮的翻身,他已经竭尽全力了,如果再不答应潘汪这个检查的话,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毕竟把炮轰派头上的反革命帽子摘掉了,也同捍联总实行对等联合了,炮轰派的目的也算是基本上实现了。

      经过半年工作,捍炮谈判终于进入尾声。1967年12月23日晚8时25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会议室,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等中央首长接见h省两派代表及辽吉两省各派代表。潘汪也在台上就坐。周恩来做了长篇讲话。最后,周恩来又请陈伯达、李富春讲几句话,他们表示,拥护总理、康生的讲话,向h省祝贺。之后,总理带头起立向大家鼓掌,并表示要用飞机送大家回哈尔市,大家再一次热烈鼓掌向总理表示感谢。

      12月24日,h省两派汇报团一同坐总理派出的专机回到了哈尔市。在飞机上,大家谈笑风生,潘复生却显得异常疲惫,像有很沉重的心事,毫无用意地把目光投向窗外,汪家道还是那样扑实自然,似乎一切总算有了头绪--------

      崔钢等几个炮头,分别同总理联络员在弦窗旁留影,笑声震荡机舱。崔钢注视潘复生的那副神态,心头一惊,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话语,心想,但愿潘复生能不辜负总理的一片期望。

      本文标题:冰城狂飚(34)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3561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