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成大事者需有大格局

  • 作者: 右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2-05-20
  • 热度93605
  •   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和细节有很大关系。通过一个人细枝末节处的表现,可以窥测到他的将来,这不是什么迷信巫术,而是一种经验,一种智慧。

      明代有一个叫王华的人,从小喜欢读书。有一天,县令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到王华所在的学堂视察,和王华一起学习的那些小朋友,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放下书本,围上前去看热闹,只有王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钱希奇是他们的先生,看到王华这个样子,就和王华开玩笑说:“大家都过去了,只有你一个人不过去,假若县太爷认为你傲慢,要来斥责你,你怎么办啊?”王华从容地回答道:“县令也是人,有什么可看的?我正在读圣贤书,恐怕县令也没有什么理由来斥责我吧!”钱希奇见王华小小年纪如此有见识,非常高兴,便对旁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果然,王华后来考中了状元,成就了一番功名。

      宋朝有一个叫吕文靖的人,他有四个儿子,二儿子叫公著。在四个儿子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吕文靖对夫人说:“咱们的四个儿子将来都能成才,但不知道哪个是宰相之才,我要考验他们一下。”于是,当四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吕文靖吩咐一个小丫环,手里拿着一件玉器,走到门边的时候,故意将玉器掉落在地上,玉器碎了。这时,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哎呀了一声,急忙去报告夫人,只有老二公著,凝然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吕文靖见此情形,就问公著:“玉器碎了,你为什么一点不着急呢?”公著平静地回答:“已经碎了,急有何用呢?不如不去想它。”吕文靖于是告诉夫人说:“公著这个孩子,将来可当宰相。”后来,公著做官果然做到了宰相。

      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不慌不乱,是一种难得的气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在《心术》一文中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正是这种气质的具体表现。王华面对县令不卑不亢;公著面对摔碎的玉器心态从容,说明他们内心都具有大格局、大气象,所以旁观者才能据此推测他们将来前途无量,这不是瞎说,而是通过细节做出的合理判断。能有如此见识,当然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本文标题:成大事者需有大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5301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