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探索“高中文理不分科”

  • 作者: 山映斜阳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0-27
  • 热度63303
  •   文理科,分还是不分,经历了漫长的争论。

      2013年11月12日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一改革方向的提出,未来,高中文理不分科似乎已成定论。

      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称不分文理科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他说,国外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选修课来完成学业,同时根据大学的要求进行申请学校,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原因在于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录取中每分必究。

      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所长雷庆则表示,他非常赞同取消文理分科。他认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应该以全面为主,文理分科,会使学生的全面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进入大学后,理科使学生逻辑性更强,文科会使人文精神得到陶冶,大学老师也更希望录取综合全面的人才。

      除了“文理不分科”,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内容。

      其中“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一改革方向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曾指出:“高考外语一年多考,一方面可以给考生几次机会,不至于因一次外语考不好而全盘皆输。另一方面,通过多次考试,才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外语水平。”

      【素材分析】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多是在利与弊的讨论中衍生出来的,改革的好与坏就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诸如文理不分科之类的改革到底好不好,还要看今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效果如何。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速用名言】

      1.务治事者,虽不免小弊,而利之所存,恒足以相掩。

      ——清代思想家 梁启超

      2.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清代启蒙思想家 魏源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期

      本文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探索“高中文理不分科”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666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