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广州一家四口先后捐遗体感动世人

  • 作者: 随心——漂流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0864
  •   【适用话题】奉献 平凡与伟大 生命价值 高尚

      2014年3月下旬,各网络媒体中的一则关于一个四口之家的报道感动了世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四口之家:一家四口相继离世后,均选择了捐献遗体。

      最初,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护士长的女儿李侬斌不幸患上肺癌,临终前她写好捐献遗体的遗书,在遗书中,她写道:“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正常的客观规律。死后尸体供解剖用,如果眼角膜可以移植,我愿意捐出眼角膜。”年仅47岁就病故的她获得了“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的称号。

      女儿的离世对双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那年李侬斌的父亲李梓高88岁,母亲苏健81岁,2002年3月26日,两位老人在送走了女儿一年后也双双签下《捐献遗体申请书》。

      2007年,87岁的苏健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留下遗言:“我死后请家属不要向遗体告别,把遗体送给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无用的火化,骨灰沃土植树,让我做最后一次贡献。”4年后,98岁高龄的李梓高随妻女而去,在医院治疗时,他向前去看望他的领导表示,他已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就这样,两位老人去世后没有举行任何告别仪式,遗体直接被送到医院的解剖中心做研究使用。

      李梓高的儿子李丁文是一名商人,母亲苏健在世时曾资助过山区的学生读书,母亲去世后,他继续往捐款账户里汇钱,直到几个学生读完高中。不幸的是,李丁文患上了肝癌。患病后,他也填写了《捐献遗体申请书》,但后来不慎遗失。妻儿一度不想让他捐献遗体,他却说:“我的父母、姐姐都捐献了遗体,我要和家人在一起。”临终前,妻儿为他补办了《捐献遗体申请书》,他在上面郑重签字。李丁文留下遗愿:将遗体捐赠作医学与教学所用。2011年9月,年仅54岁的李丁文离世,他和父母、姐姐的名字一起被刻在了中华永久墓园的墓碑上,这块墓碑上镌刻的都是志愿捐献遗体的荣誉市民的名字。

      【素材分析】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生命的价值可以是无限的。一个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无限的生命价值,这个人就延伸了自身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广州一家四口捐献遗体,带给世人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有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速用名言】

      1.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世人之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所效法。——法国思想家 孟德斯鸠

      2.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俄罗斯作家 果戈理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5期

      本文标题:广州一家四口先后捐遗体感动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710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