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核功臣”们分流全国隐居

  • 作者: 林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3546
  •   【适用话题】坚守 平凡 奉献 甘于平凡

      时事引读>>

      2014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纪念日。当年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的建设者们,如今分散全国各地,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着500多名来自核工业部的退休职工。当年物资极度匮乏,首批职工只能睡牛羊圈,受辐射影响,有人50岁牙齿就已掉光。

      素材聚焦 那些年的“核功臣”

      “烈士科学家”郭永怀:飞机失事罹难,与秘书的遗体紧密相扣,中间是保存完好的绝密数据,用身体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曾任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毅然返回祖国,后来参与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是当时理论研究的主要主持人之一。

      素材延伸 历史:盘点当年国内外媒体都说了什么

      □《人民日报》:加强国防建设,保卫世界和平!

      《人民日报》刊登中国政府对于核武器立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大国的核垄断;中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将尽力促进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实现。

      □《纽约时报》:中国是纸老虎!

      美国的《纽约时报》当年关于中国原子弹的报道多达几十篇。最为著名的是当时美国总统约翰的《他看到了“悲剧”》:核试验对于贫穷的中国来说代价太大,与其说是世界和平的威胁,更应说是中国的“悲剧”。

      □《泰晤士报》:美国,我们做朋友吧!

      1964年10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全文翻译并刊登了中国的声明,并加标题:中国表示美国迫使它研制了一颗原子弹,同时强调和美国是“朋友和盟友”。

      【考场仿真试题】50年前的那声巨响让世界真正听到中国的声音,你有什么话对当年的那些原子弹建设者们说?要求在150字以内。

      【范文示例】先辈们从富裕的外国,从繁华的都市来到高原、戈壁、荒漠,不计名利、隐姓埋名,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平静的生活。这种奋发向上、甘居僻壤、不怕吃苦的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更是实现中华民族真正腾飞的中国梦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4期

      本文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核功臣”们分流全国隐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782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