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我们总是先找到同类,再成为自己

  • 作者: 犀木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1983
  •   周宏翔

      【适用话题】孤独感 成为自己 同类 孤岛

      最早在一本武侠故事上读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当时年幼无知,认为这句话极为震撼,仿佛一时间倒吸了一口冷气,醍醐灌顶一般领略到了些许人生哲理。可是越长大,越渐渐发现,其实,这样的言辞有失偏颇。

      在小镇成长起来的青年,时常因为接触到外界的信息过少而并不了解真正的世界,有时候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些轻微的举动而一叶障目,认为所看到的即是常理和共识。在我们成长为真正的大人,离开自己所生长的故乡之前,我们很可能因为一些与其他人细小的区别而感到自卑或者自我厌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开始走出我生活的地方,进入别的城市,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的时候,我慢慢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极少数,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少数派。他们就像是海洋里发出独有频率的海豚,与其他都不相同,但宽广的海洋之中,一定有能接收到他们频率的另一些同类。

      高中那年,英语课晚自习,英语老师给我们放《快乐的大脚》,这个讲述企鹅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电影中的波波(另译为玛宝)不像自己的父母甚至大多数企鹅那样有美妙的歌声,他的脚比一般的企鹅都要大,他喜欢跳舞,但是没有企鹅会跳舞。波波被当成了企鹅之中的异类。

      波波也经历了被当作特殊个体的失落期,开始怀疑自己是怪物,但是后来直到他遇见阿德利企鹅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跳舞的企鹅并不止自己一只。他开始接受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自己。

      我在高中有一个好兄弟叫围墙,我也曾不止一次在别的文章中提及过他。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在看的书他也恰好在看,我去商店买的某件衣服恰好他也会买,我们总是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做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事情。说起来很奇妙,但事实上就是这样,我曾向语文老师要求做课代表,他也要求了。我身边读书的男生太少了,但好在有他,在我的青春期里,围墙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我们因为同一本书而产生共鸣,进而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写作者,我相信和这段经历有直接关系。

      我身边还有很多朋友和读者,因为自己的体形、性格、自我观念甚至性取向而担忧的个体,他们或许就像十几年前我身边那些有细小差别的同学,担心自己其实是一个另类的个体,世上仅存也不多,当然,也有这样的朋友,会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感到骄傲,但毕竟是少数,可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世上,真的会有一个和你发着相同频率的人存在于世界的另一个角落。

      原本就为难的人生里,我们要相信,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即使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也一定有一个和你经历相仿的人,不过只是时间的差别让你们先后经历着同样的事,所以,请不要觉得孤单。

      有一天你会明白,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支队伍乃至一个部落。

      【素材分析】在作者年轻时,总是会有孤独感,当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时,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并非一座孤岛,因为和他一样的人有很多。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非一个人,总会有机遇让我们遇见同类,惺惺相惜。

      【速用名言】

      1.恶人无知己。——英国剧作家兼诗人 约·德莱顿

      2.一个知己比任何医师都可贵。——古罗马作家 大加图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20期

      本文标题:我们总是先找到同类,再成为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106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