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弓 道

  • 作者: smartan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2531
  •   庆山

      德国人奥根·赫立格尔,于1924至1929年期间去日本,在东京大学做讲师,讲授哲学和古典语文学。在这五年当中,他做了一件事情:跟随一位箭术师父学习射箭。

      师父的名字叫阿波研造。奥根描述第一次见到师父拉弓的场面:他抓住了他最好和最强的一张弓,以一种肃穆庄严的姿势站着,轻弹几次弓弦,弦端发出尖锐的扣弦声和低沉的鸣响,这声音只要听过几次就会毕生难忘。它是如此奇异,如此锐利地直指人心。

      他在书中写到,在日本,箭术通常被当作一种心灵训练的方式,如同花道、茶道、柔道、绘画、戏剧……的展现,日本人把禅的本质引入他们在做的一切事情之中,此间要求专注、不造作、清空、无为。这些境界难以用文字描述。

      为接近禅,他选择箭术。箭术需要从事它的人心灵纯净,没有琐碎目标。他遇见一位伟大的师父。这位师父指导他,纠正他,让他明白拉弓和放箭应该是一种心灵化的训练,而不是习得技术和求胜的工具。因为这个任务当中包含大量可以言传但无法轻易心领神会的佛学思想。

      奥根在这五年里获得一次训练机会。他记录下完整的学习过程,第一步要做的是,如何完美拉开一张弓。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里面涉及关于呼吸的诀窍。师父对他说:吸气是融合与连接,屏住呼吸使一切进入状态;呼气是放松与完满,克服一切限制。一旦控制好呼吸,就可以不费力地拉开一张大弓。

      第二步,学习放箭。如何才能够调整好放箭时的状态,不让它产生震动,这样箭射出去才不歪。师父启发他:你握住拉开的弓弦,必须像一个婴儿握住伸到面前的手指。他那小拳头的力量让人惊讶,而当他放开手指时又没有丝毫的震动……真正的箭术,是无所求的,没有箭靶。你必须学习正确地等待。

      第三步,学习练习箭靶。如果心灵的距离不够远,箭也飞不远。射箭不靠弓,而是靠当下的真心,靠射箭的活力和意识。师父只是让他们练习射箭,而不是特意地瞄准。但盲目乱射使他精神很受困扰,他觉得自己受不了。师父仍说:要把射中目标的想法抛出脑外。射中箭靶只是外在的证明,表明你的无所求,无自我,放開自己……已经达到巅峰。

      如果不好好体会,不以实践去证实,无法获得真正的体会。因为这些过程是超过理解范围的。经历再一轮的艰苦学习,最终这些学习摧毁最后一丝对于自己的顾虑与情绪的起伏。一次,在射出被认可的一箭之后,他对师父说,他已经陷入混乱,不知是自己拉了弓,还是弓拉了自己到最高张力状态,是自己射中了目标,还是目标射中了自己。弓、箭、目标与自我,全部融合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师父说:弓弦终于把你切穿。

      【素材运用】世间万事,有的是无数“自我”,而“弓道”却道出了“无我”,持弓即进入无我状态,在追求“人弓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个人气质融入生活里不可见的每一个投射。曾经有一位弓道大师说:懂得用心灵射箭的人,即使用一般的弱弓,也可以比那些用强弓的人射得远、射得有力。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有一颗探索的耐心,恰是我们找到生命独特性,活出自己的真谛。

      【速用名言】

      1.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英国诗人 雪莱

      2.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现代文学家 鲁迅

      【适用话题】自信;执着;耐心

      (特约教师 李宏)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7期

      本文标题:弓 道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1948.html

      作者作品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