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七年磨一“剑”:故宫联手高校中职培养文物修复师

  • 作者: 瓦泥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0861
  •   时事引读>>·原创·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一众文物修复师,其实这一行当人才稀缺。据《北京日报》2017年5月3日报道,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获批,2017年将通过提前招生的方式招收30名初中生。这批学生的学制和学籍管理按照“3+2+2”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为中职学籍;然后由联大培养两年,为高职学籍;再通过专升本转段,最终获得本科学历。在七年磨一“剑”的培养过程中,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将全程指导。

      素材聚焦1 学生有自主选择权

      故宫订单培养文物修复师无疑是一种有益尝试,但在七年时间里,学生的成长状态、就业意愿都可能会出现变化,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鲍桂莲对此表示,学生在这個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并不是必须到故宫去工作,如果对其他岗位感兴趣,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去文博管理机构、文物考古机构、拍卖行、图书馆和学校等”。

      素材聚焦2 故宫工匠精神精髓:修心、静心、悟心

      故宫修复与保护文物钟表的技艺延续了300多年,第三代传人王津之徒、故宫钟表修复师亓昊楠说:“2000年后,我作为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古钟表修复技术。从坏到好,从静到动,古钟表修复是一个‘起死回生的过程,也是人修心、静心、悟心的过程。只有从开始修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的心逐渐沉寂下来,才能彻底并真正地悟出修复与技艺的真谛,才能在文物修复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考场仿真试题】请你针对“故宫订单培养文物修复师”之举,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系统培养文物修复师,有利于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有助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对学生将来人生的发展方向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培养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人生和社会还缺乏全面成熟的认识,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专业能力与通识教育、育人与成才的结合,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走得更远更好。

      其他适用话题 匠人精神;保护文物;教育方法

      (特约教师 严君)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13期

      本文标题:七年磨一“剑”:故宫联手高校中职培养文物修复师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238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