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六老汉”三代人苦干38年:必须把沙治下去

  • 作者: 亚麻子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2081
  •   人物时事速递 >>

      中宣部2019年3月29日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为保护家园,20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素描 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当初,“六老汉”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都得有一个孩子接着干。于是,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中强、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接过治沙接力棒。刚接手时,郭万刚等人也曾游移不定,但1993年“5·5”沙暴却坚定了他们的决心。那场沙暴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罹难者中有23名古浪县的小学生。从那以后,郭万刚等人意识到,如果自己连孩子都保不住,以后人们又该如何在这片土地生存?这更加坚定了郭万刚六兄弟治理风沙的信心。到2003年,“六老汉”及其后人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7.5万亩荒漠得以治理,近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八步沙变成了树草相间的绿洲。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評论。

      【范文示例】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最终感动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心愿得偿;而今天,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38年来薪火相传,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其间的矢志不渝、拼搏奉献非三言两语可以言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沙漠换绿洲!

      【适用话题】楷模 奉献 苦与乐 绿色发展 传承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2期

      本文标题:“六老汉”三代人苦干38年:必须把沙治下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577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