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0 引言
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此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敬业度是每个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找到核心因素所在,是解决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升问题的关键。1 样本来源说明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任职时间、文化程度和担任职位。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是本次我们调查的核心部分,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经验,我们首先提出了5个影响因素,围绕这5个因素设计了25个问题。然后向指导教师询问,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确保了问卷调查的准确匹配性。通过电子问卷向大部分知识型员工进行发放和调查。最终,收回问卷123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占总问卷数的94.3%,样本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 数据分析
2.1 适用性分析
本次旨在利用因子分析提取针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在问卷分析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以确定数据的适用性。运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通常认为,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判断的两个指标中,KMO(样本适用性)大于0.9,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大于0.8表示适合,大于0.6可以用于因子分析。通过SPSS运算得出的数据为0.949大于0.9,变量间的共同因素多,可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x平方分布为2322.262,自由度为300,显著性=0.000<0.05,所以拒绝虚无假设,确定净相关矩阵是单元矩阵,说明数据适合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2.2 效度检验
在因子分析之后,通过解释的总方差表进一步了解效度。通常认为,各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量大于60%,则说明构建效度良好。表3所示中,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为4个,方差累计解释量为70.244%,说明问卷的效度构建良好。
表3 总方差解释
2.3 因子分析
对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的20个题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采用标准化正交旋转,得到各因子的载荷矩阵如表4,根据0.5原则,各因素的载荷中,Q6、Q13载荷均没有达到0.5所以删除。其他因素载荷均达到0.5以上。根据每个因子的相关因素大于3的原则,提取1、2、3、4四个因子,因子5由于包含的题目数量1<3,说明其所蕴含的内容过少,因此,排除因子5。其中因子1支配的指标有Q20、Q18、Q19、Q16、Q25、Q17、Q21、Q23;因子2支配的指标有Q2、Q9、Q1、Q8、Q10、Q3、Q4;因子3支配的指标有Q14、Q15、Q22、Q24;因子4支配的指标有Q12、Q11、Q7。2.4 研究结论
根据前面spss分析数据结果,可得出结论:在针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调查中,4个主要因子对招聘效果影响最大:(1)公司管理制度;(2)工作氛围;(3)领导行为;(4)员工主动性。3 提升策略
3.1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发展条件。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为了规范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利润、维护工作秩序、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与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出的管理公司的依据和准则。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可以指引和引导员工行为,为员工工作提供导向,也可以减少内耗,提高效率,保证财产物资安全,还能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要完善公司制度。首先完善公司管理制度,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系统。而且管理制度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有针对性才行。企业应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这样才能保障员工高效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公司的领导人要有领导力,可以影响他人是实现公司目标的能力。公司管理制度也要考虑公司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公司管理制度并不是不变的,要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调整。其次要按照制度体系去有效的实施和执行。不能走形式,按规章制度合理的实施。
表4 旋转成分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