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欣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第二中学,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1 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滚动快速阅读模式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对于教学目标则很难高效完成。采用滚动快速阅读的模式教学,将目标定位准确而具体,将同学们进行分组竞赛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将使课堂学习效益达到最优化。在教学郑振铎的《猫》一课时,我将教学过程分为“说猫”“说人”“说文”三个环节。由提前分好的六个小组合作完成。每个环节针对三只猫提出相同的问题。说猫——说猫的来历、外形、性格、结局;说人——说说三只猫的亡失带给作者及家人的不同感受;说文——找出并朗读作者描绘三只猫的文字,说说作者语言的生动传神之处。每两个小组采用滚动式交流的方式各自说其中的一只猫,因为分工明确,文章解读快速而高效[1]。1.2 有助于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结构体系,力求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两方面的训练。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滚动快速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滚动快速阅读法不断提升和创新传统的阅读方法,它的作用不单单是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同时还能对学生阅读面进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建立高效阅读思维体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进行锤炼。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给大家,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写的怎么样,哪些地方对你的写作有启发。按照解决这些问题的步骤由各组组长将任务分配给本组成员提前学习。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设置基础程序——知作者,晓背景,识字词,理思路,明主旨,巧赏析,学写法,求解惑。让人人有任务,小组间持同一任务的同学滚动式交流,进而提高阅读学习的实效性。有了“学”的前提,在课堂上进行滚动式有效交流,完成“习(实践)”的过程,在滚动交流品评中仍存在理解障碍之处,教师讲解。学生在各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下,通过分组讲述,不仅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在有效交流中相互补充,增长知识。教师进行引导性的补充即可。《紫藤萝瀑布》一文,师生间对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交流进行结合实际的充分解读,学生懂得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要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生命的长河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运用这种新型阅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以及阅读效率和阅读速度[2]。
2 初中语文运用滚动快速阅读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阅读的思维方法
采用固定程序阅读法。“滚动”就是一种系列的练习,“快速”就是我们一直追寻的那种课堂的高效。因为滚动和快速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在一种激情的组织中引导大家激情竞赛,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境界,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很快就会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确定阅读的基本流程:写了什么?(概括内容)→为何这样写?(归纳主题)→怎样写的?(理清层次)→写得怎样?(写作特色)→语言怎样?(品味语言)→学得怎样?(浅谈感受)等六个环节进行学习。因为阅读目的明确,阅读方法和程序固定,各小组在阅读的过程中,问题思考时间充裕,阅读压力小,又有竞争机制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浓厚,文本解读到位。在组间交流时,师生在彼此分享相关阅读体验中快速理解课文精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