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淼淼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广东东莞 523758)
基于新课改教育背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涨、学习基础不扎实、教学模式有待优化等。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英语教师应及时转换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及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优质方法,在课堂中引用此工具创新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配音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创新思维,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帮助。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思维导图自身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新鲜事物,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借助绘画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1]。从实践效果来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学生会变得乐于开口发言,无形中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渴求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思维导图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1.2 有助于构建英语知识体,提升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梳理,而需要教师在划分教材重难点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绘画知识框架,凸显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握英语知识间的联系。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简单的说是选择一个中心点,不断扩散知识,不仅层次清晰,而且有助于深化学习印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有意识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知识的内在关系,并按照主次对其进行排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2]。作为一种高效化的认知策略,教师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使用这一工具,引导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1.3 有助于构建学习情境,促进协助能力的发展
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借助多样化教学情境的支持,只有在趣味性的语言情境中,学生才能有想要表达的欲望。思维导图围绕中心分散知识,为学生展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图与文字为素材构建英语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开动脑筋梳理知识间的关系,能有效解决英语课堂气氛低沉的问题。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对话的机会[3]。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多种学习思维交织在一起,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2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对生成性资源的重视
新课改落实已经有一段时间,课堂教育发生诸多变化,越来越多教师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不仅是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借助课堂学习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与方法。但是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课堂教学依旧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喜欢按部就班的讲解教材知识,教材没有涉猎的内容一概略过,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创新性,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以考点为教学重点,虽然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却极大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养成“唯成绩论”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4]。2.2 忽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中,部分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英语知识,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利用课下时间去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强制要求学生记忆英语知识,完全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此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无情剥夺。2.3 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选择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由于恐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课堂教学中一度追求速度,忽略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育。在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间很容易爆发矛盾[5]。此问题若是不能尽快解决,学生将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并只是为了成绩而去学习,不能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思维导图的引入作为教学方法,能有效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基础。3 思维导图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3.1 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提高对此的重视。在复习导入环节利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Do you like pears 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事先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有效回顾了新知识,并自主构建对话情境。在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拓展学习视野的基础上,借助旧知识引出本课的新单词,既回顾了旧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思维导图的引入为师生进行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对话内容也比较宽泛,为接下来的新课讲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