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含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1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概述
焦虑(anxiety)作为情感因素之一,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进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1]。焦虑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重要的情感变量之一,对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外语课程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成就的评定产生显著影响[2-4]。英语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下,在同类群体中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下徘徊。作为高中阶段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但是,大多数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为了让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重拾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措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2 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分析
2.1 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意志薄弱
首先,英语学困生缺乏英语的学习动机。困生对英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英语学习的动机不足,便会从情感方面抵触英语的学习。同时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求知欲低,再加上学困生自身学习意志薄弱,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他们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便会对英语学习产生逃避心理。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控力弱,而学习意志薄弱的学困生更是如此。很多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注意力极为容易被手机和其他外界环境所影响。有的学困生虽然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英语学习现状,但无奈自制力薄弱、抵制不住诱惑,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加剧对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2.2 来自父母、教师及同龄人的压力
高中阶段,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英语学困生的英语成绩达不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而英语科目作为高考的一门主要科目,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家长便会对此类学生的学习状况施加更多的压力,有的家长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努力的标准,这在无形中便会使他们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加剧焦虑情绪;代课教师的忽略也会导致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大班授课制以及教师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等原因,导致教师无法顾忌学困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难以关注学困生的内心情感状况,这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也会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焦虑情绪;同伴之间的成绩比较也会带来压力,使他们加剧焦虑心理。2.3 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知识断层严重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源自于自身英语知识的漏洞。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点是英语知识体系的“地基”,英语学习的“地基”没有打牢,整个英语的学习也会摇摇欲坠。尤其到了高中,许多知识都是对初中知识点进一步的提升且高中英语知识点更具系统性和结构性,与初中阶段的知识衔接比较紧密。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英语学习的难度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没有夯实英语基础,再加上高中学习科目多样,学习任务繁重,留给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所剩无几,由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知识缺口或断层便会越来越严重,而这些缺口会造成愈来愈严重的知识遗漏,无法形成完整系统的学习网络。长此以往,漏洞越来越多,知识断层越来越严重,学困生不知从何开始补救,便会产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2.4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策略缺乏
很多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机械的死记硬背上。在他们看来,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背语法等,背完就不再复习巩固,导致背一遍忘一遍,完全没有任何效率。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单纯的机械记忆在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已不再适用。有的学困生很努力,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英语的学习上,结果却仍然不尽人意。这就会导致很多学困生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没有效果,便会更加抵触英语的学习,甚至会感到畏惧,形成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