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松
一、“失语”境况下我国玉雕艺术的文化意义
我国的玉雕艺术文化具有很深和极复杂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下的玉雕艺术有着不同的含义。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联系甚为紧密,其根植之深对我国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和基础,现代玉雕艺术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伴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我国传统文化中与玉雕艺术相关的很多内容都被逐层隐藏起来,有价值观念层面的,有形式特征层面的,也有审美层面的。不知从何时起,以玉器装饰艺术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失去了极具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失去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表现风格,失去了对精美装饰的执着追求,失去了对玉器文化传播的决心和信念,其多种多样的形式、风格、象征和特点逐渐消失在传承体系中。曾几何时,以玉器装饰艺术为代表的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被看作是维护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石,在向世人展示其古老而迷人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成为后世学习、弘扬、传播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和素材。玉雕艺术的文化价值是多元化的,对其传承也是颇具民族意义的。在感知层面上,以图像表达和形式表现为基础的玉雕艺术带给人以充足的精神魅力,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改变着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一点,后人在学习和认识玉雕艺术文化时,有必要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挖掘玉雕艺术更深层的含义,追本溯源地加深对玉雕艺术的理解,以领悟其性质和特征,使之成为现代玉雕艺术向前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
《神佑1》
二、“逼仄”环境下我国玉雕艺术“文化身份”的当代诉求
受我国早先玉雕艺术、玉器雕刻文化光辉历史的影响,现代玉雕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和内涵。从精神层面上看,玉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玉器雕刻也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而且也是一种艺术“语言”,将它与传统艺术价值观念相结合,并分析两者之间隐藏的关联,对帮助我们建立现代玉雕艺术价值观念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这是玉器文化、玉雕文化得以传承的有力手段。这种行为也将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审美体系,进而突出时代精神。因此,建立一个独立的现代学术雕塑艺术体系工艺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业内人士与学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若想在“逼仄”环境下重拾我国玉雕艺术的风采,就必须构建起多维度的玉雕艺术体系,比如从价值观念出发建立价值体系,从审美层面出发建立美学体系,从雕刻工艺角度出发建立专家体系等。随着多维度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现代玉雕艺术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表达思路也将逐渐清晰起来,并且还会伴有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但多维度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迎接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历史的发展继承了过去和未来,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技术问题,重点在于继承。选择正确的匹配点以及适当地学习技能,具有教育价值和典型意义,为现代中国的玉雕技术带来了新的优势。

《神佑2》
三、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审美表现
在我国,玉器属于文化艺术范畴,并且我们也非常乐于、善于、执着于将玉器“拟人化”,比如我们经常用“仁”“义”“智”“勇”“洁”来描述玉器的品质与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欣赏玉器时,常常习惯透过精美材料、精细工艺、华丽装饰的外表探寻它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的深层品质。因此,我们对玉器的评价是这样的,优秀的玉器作品常常能通过图案的设计蕴含作者抒发的情感,传达一定的意境,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玉器审美的一种执着追求。玉器的表现手法通常有“实与虚”“露与藏”两种处理方式。这种对比式的表现方式常常会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影响人们对玉器的评价,具体表现为省略与精雕、简约与丰富,这也极大提升了玉器作品的意境。追求艺术作品意境美的表现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感受意境美往往会使人获得更多可遐想的空间,这与我国现代的简洁审美倾向有着相似之处,所以,玉器雕刻艺术“与生俱来”的“藏”“虚”“精”“简”是十分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玉雕作品有瞿利军的《水乡秋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