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波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0 引言
虽说线上教育已经不陌生,但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推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教师线上教育专业技能不足、网课资源不全面等原因,均制约着线上教育高效率的开展。但疫情防控却给予了线上教育推广的良好机会,这是教育模式转变的良好契机,应积极探索可行的线上教育模式,制定明确教学计划、选择适宜教学方式、科学筛选教学资源、合理把控教学过程,从多方面来确保线上教育的实效性。1 疫情之下的职业院校教育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高校教育成为了较为紧迫的话题,而线上教育也随之成为了主流授课方式,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这一方式有效地落实了居家隔离,有利于国家的疫情防控,降低了高校人员密集所带来的负面隐患。针对返校后在校上网课,其实职业院校起到的辅助作用微乎其微,仍然要依靠学生的自制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问题,集中返校后采取封闭式管理,就可以有效避免接触的风险,但相较于线上教育而言,这一方式不仅成本高且效率较低,所以主流方式仍然为线上教育。但是,线上教育也存在一系列的难点,诸如教学实效性、考核方式、考核公平性等,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来保障考核公平性,这是当前线上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相较于线下教育的一大劣势。2 职业院校线上教育的难点
2.1 线上教育实效性
线上教育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措施,解决了职业院校教育停止的问题。随着互联网逐渐的普及,手机、iPad、电脑都成为了线上教育的有力支撑点,给予了线上教育开展的条件,但目前的线上教育仍处于摸索完善阶段,线上教育也逐渐地成为常态式教育。但是,不可否认是目前的线上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诸如学生无心听课、学生积极性缺乏、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线上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就线上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教师授课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学生的接受效率自然存在较强的差异,尤其是较为显著的口音问题,因为线上教育的设备问题、时效问题而随之放大。此外,在线上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挂科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有部分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却微乎其微,总体教学效果偏低,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集中精力用于听课。
其次,由线上教育所衍生的新问题,如教学平台灵活度低、教师在线教学操作不娴熟、师生互动缺乏、教学设计不合理等,都严重制约了线上教育的实效性。教学平台分为教育部自建平台以及商用平台,前者有着先天的教育优势和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而针对钉钉、腾讯会议等线上直播平台,虽然基础功能良好,通用性十足,并且稳定性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教育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教师还处在传统教育的理念之下,存在不熟悉信息化教学的问题,信息化教学技能需要从零开始,而这无疑导致教学效率有所下降,更加提高了学生的抵触心理。此外,则是针对师生互动问题,线上教育基本处在零师生互动的条件下,需花费更多成本来重点解决。如果线上教育缺乏师生互动,就会导致线上教育流于形式,完全依赖学生的自控能力,加强了教育的不定性。而针对教学设计问题,应巧妙利用多元化的线上教育资源,挖掘潜在优势,从而实现多元化教学。
2.2 教育公平性问题
线上教育多为网课的形式,以直播教学、公开课视频为主,并且直播教学也可以供给学生反复观看。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促进了线上教育的开展,将原本相对封闭的院校资源共享,让每一名学生都全方位地接受知识,相对而言实现了教育公平。但这一教育公平需要建立在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上。首先,手机是学习的基本工具,但相较而言无疑电脑的学习效果更佳,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却不能全部满足这一条件。其次,直播教学需要网速良好,而视频缓存同样需要网速的合格。最后,稳定的学习环境,居家的线上教育客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学习环境稳定性差异大。因此,从资源共享方面线上教育有着相对公平性,但脱离了校园环境而言,线上教育也就存在一定的不公平。3 职业院校线上教育开展现状
职业院校的课程分为实操类与理论类课程,而针对实操类课程而言,线上教育的帮助较为有限,并且也无法给予学生完成实操类课程的条件,所以通常会采取搁置的方式,等返校后再集中进行实操类课程,而这无疑加强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与学生的学习压力,线上教育过度倾向于理论,学生能力的提升无疑较为有限,并且也需要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来填补实操课程。针对其他课程来说,线上教育基本能满足基础的教学要求,甚至对部分理论课程而言,也有效地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每个人都不会受到教室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其他课程的影响较小,甚至也有效地发挥了PPT、微课等教学工作的价值,使线上教育更加合理、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