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 胡晓 廖礼鹏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要想做好高校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利用学生喜欢、乐意接受、信服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1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新特点
1.1 信仰多元
“00后”大学生,目睹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国际影响力、地位的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战役的全面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次凸显。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能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不纯,也有部分学生不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就可以了。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崇尚法律,信仰宗教等,甚至个别大学生没有信仰,即“佛系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升,每个大学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独立的思考,并且不喜欢父母、老师们简单枯燥的说教。1.2 价值多元
伴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婚恋观念、教育公平、家庭条件等现实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为了实现属于自己的幸福,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想更加现实,更加物质化。从而出现了价值多元,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一部分学生以追求个人最大利益化为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比如对奖、助、贷、补、勤等方面关注度高。对服务学生、班级关注少。对参加志愿活动等公益活动,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加分,对自己有多大的益处,而不是公益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1.3 问题多样
大学生生活呈现出多彩化的同时,各种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逐步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一是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化。伴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等多姿多彩的生活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同时,也出现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网络诈骗他人和被他人诈骗,参与网络赌博,网络贷款超前消费等多样性的负面社会问题,甚至出现因承受不住压力而采取极端消极方式应对而产生的悲剧。二是大学生生活实践化,高职学生有专门的课时进行动手操作实践。课余时间,也均会参加各种实践性活动。实践活动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也伴随着自卑、攀比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三是大学生生活寝室化,课余时间较多,学生大部分学生呆在寝室的时间就更加充裕,在寝室学习、玩游戏、聊天等活动更丰富。同时,由于学生的性格、习惯、习俗各异导致同学之间的生活矛盾更加突出。环境不适应性、交际障碍、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就显现出来。2 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及技巧
2.1 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是生理原因,故事才是最适合人类心智模型的信息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喜欢听故事。美国神经学家保罗·D·麦克莱恩的三脑理论:大脑分为爬行动物脑(爬虫脑,古老脑)、古哺乳动物脑(情绪脑)、新哺乳动物脑(大脑皮层,新脑),在这三种脑中,爬虫脑和情绪脑占据了大脑的核心位置。且这两种脑都很讨厌抽象,晦涩的东西,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而故事就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二是故事育人,不动声色,不露斧凿之痕迹,可以起到潜移默化之功,润物无声之效。也就是说故事教育人不留痕迹,由被动教育变为自我反思教育。三是故事中蕴含通俗易懂的哲理。也就是故事育人避免说教式教育引起的抵触情绪,并且能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功效。深刻的道理可以通过讲故事打动人、说服人。《论语》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得以流传千年,发挥着启迪人心、润泽世界的作用。2.2 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
2.2.1选择故事的技巧
一是要选择好故事。因为好故事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蕴含真、善、美的主题。二是选择故事时要考虑真实性和针对性。真实性方能体现可信可行,体现亲和力。针对性才能让听故事的对象产生“代入感”,才会引发情感共鸣。三是选择故事具有哲理性。哲理性才能起到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四是可以选择讲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名人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这些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2.2.2
讲故事的技巧
讲好红色故事,要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事实。真实性是红色故事的生命。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在考据史料、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讲史实、讲事实,做到旁征博引,使受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