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莲 洪文弘 许伟城 北原晶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要,适应区域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现代化对跨学科、国际化、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提升办学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接下来就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对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地方院校中外合资办学进行分析。
1 中外合作办学的必要性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已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水平稳步上升。从1978年到201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2016年度与2015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稳中有升。出国留学人数增加2.08万人,增长了3.97%;留学回国人数增加2.34万人,增长了5.72%。2016年广东省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28,140人,来广东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留学人员为24,605人,全国排名第7。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经过改革发展,特别是21世纪前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输出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与特色,其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开展合作办学,明确办学定位,杜绝低水平重复办学,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材、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师资队伍等,通过不断改革课程与教学,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成立符合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GDP达到950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强劲,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广东省是高等教育大省,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善,学校和学生希望享有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愿望迫切。广东每年有70多万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充足。2010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建立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和机构,是广东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已把中外合作办学纳入到整个区域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大学优势学科、专业与广东高校进行多层次合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创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将能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作贡献。
1.3 环境工程行业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聚焦于华南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尤其是佛山面临的VOCs排放量大、PM2.5浓度高、灰霾和酸雨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内河氨氮或总磷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等,开展对应的治理技术研究,不仅现实可行,也有助于《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佛山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方案》(2013—2020年)、《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佛山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都是在环境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影响的高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已有多年在中德两国高校间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和丰富经验。环境工程合作专业属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对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