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健康敏感症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025
  • 林灵

      

      每次和在国内的妈妈打电话,总会被附赠几条“健康小贴士”。“你那里买得到红枣吗?要多吃红枣,补血!”“没事的时候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排毒。”“早上喝杯生姜茶,晚上不要喝——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想,如果老妈知道我在这里早上起来一杯咖啡、一块吐司就解决了早餐,从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泡姜茶、敲胆经,不知道会不会高声尖叫。

      无论如何,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种强烈的感觉:国人一边抱怨自己生活质量不高,一边却又活得比地球上哪个国家的人都精细、惜命。从没见过有哪个国家,养生保健类的书籍如此畅销,电视健康讲座如此风行,中老年人如此整齐划一地聚集在市民广场上跳舞。

      每次回国前,父母都会先跟亲戚朋友问好需要,发来一份保养品购物清单: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西洋参等等。每次我都要开车去药店,才能搬运回这些“健康”;而每次回国,如果带两个箱子,有大半个箱子装的都是这些东西。

      一次在药店,店员见我一个人买了这么多保健品,彻底惊呆了,忍不住问我干什么用。我说是带回国内送给家人的,她脱口而出:“这该是个多么‘健康的家庭啊!”

      我想,如果我告诉她,我妈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某电视台十点档的中医养生讲座并坚持记笔记,花“巨款”买了个号称可以通过远红外线理疗身体的“高端”床垫,每年体检完把报告里的数字像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科学”而细密地研究到几乎可以背下来,她会不会当场晕倒?

      在美国,“健康”是个特别简单直白的事:健康饮食、经常运动、定期休假、心情愉快。虽然不少美国人的体型不太健康,但对于如何保持健康基本是有共识的(只是他们没能抵抗住一些诱惑而已)。报纸和电视上的健康专栏虽然也有不少粉丝,但绝不至于形成全民“运动”。至于体检——人家当然也检,但除非是生大病,一般是去自己的家庭医生那里检查,再聊一聊就完了,绝对不会花很多钱去豪华“体检中心”换回厚厚一沓看不太懂的检查报告。

      国人太关注健康了,太怕自己不健康了,几乎到了草木皆兵、过分敏感的地步。这样的心态,一方面是被“看病贵”吓的,另一方面也是被充分利用这种恐惧心态的商业力量造就的。其结果,就是变得“过度健康”。

      昨天的电话里,老妈说:“又有一个养生专家说了,红枣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补不了血还会得糖尿病——说是红豆补血的效果更好。”

      我苦笑着说:“不久前不是还有一个专家说绿豆包治百病吗?”

      【原载2014年第2期《家庭健康》】

      插图 / 以健康之名 / 蒋跃新endprint

      本文标题:健康敏感症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852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