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垃圾桶陷阱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427


  •   先说一件前段时间挺火的事。

      情人节过后,许多人从路边的垃圾桶里,翻出了未拆封的礼物。不少礼物价格不菲:鲜花、手链、口红,甚至还有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有人调侃:致富,还得从垃圾桶开始。

      但在我看来,这哪里是“垃圾桶致富”,分明是“垃圾桶陷阱”。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包括情人节在内的大部分节日,如今都已被商家的营销层层包装,所有的节日都跟花钱绑定在一起。

      当我们陷入这些以掏空钱包为目的的狂欢,自然是瘪了钱包,苦了平日,伤了我们财务自由的未来。

      一

      看到过一组揪心的数据。

      45%的90后,平均负债金额高达十二万。而被问到“能否全额支付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时,仅有35%年轻人表示“完全可以”。

      信贷、分期、打折……商家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总让我们觉得,只要花费极少的钱就能过得光鲜亮丽。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直到我们被那些厚厚的账单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友记》中,主角乔伊在成为主演后,立刻搬进豪华公寓。每周的片酬,也被他用来购买名牌衣服、皮包和首饰。偶尔现金不足,他就亮出自己的剧照,在商家那里“刷脸”消费。朋友劝他,难得事业有起色,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多攒一些钱。他不以为然:好不容易开始演主角,为何还要像配角一样生活?三个月后,剧组因为系列剧的收视率下滑,砍掉了乔伊的角色。乔伊搬出豪华公寓,高价买来的奢侈品,也只能一一贱卖。而朋友再次见到他时,他正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忍痛试镜。原来乔伊离开剧组后不久便感染疝气,但因为没有存款,他只能先找到工作,然后通过劳务保险来报销手术费用。

      从主演时的挥金如土,到待业时的捉襟见肘,乔伊的经历正应了芒格那句话:“存钱的重要性,不在于你有钱时多么幸福,而在于你没钱时多么难堪。”

      没人知道意外什么时候突然掩袭而来,要想挨得过荒年,请在丰收的季节里攒足余粮。

      二

      豆瓣网上有一个“抠门小组”。

      七十多万网友争做“抠族”,分享自己平时的省钱技巧:深夜蹲在便利店等一份三折的便当,当作第二天的早餐;研究最省钱的通勤路线,每月节约二百元路费;洗面奶挤到挤不动,横着剪一刀,竖着剪一刀,再用三四次不成问题。靠着这些省钱技巧,一些组员提前实现了“三十岁前存款五十万元”的目标。

      你或许会说,做人嘛,何必如此抠门。但作为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没有平时靠抠门攒下的资本,命运又如何对我们青眼有加?

      攥着一笔随时拿得出手的钱,生活才能底气十足,未来也才有更多选择。

      前段时间,211大学毕业生五年存款五千元的视频上了热搜。很多网友被视频主弯弯的乐观所打动,感慨道:“当个没存款的废物也没关系,没必要为了多数人眼中的成功而活。”

      但事实却是,如果弯弯有存款,她本可以心无旁骛地脱产考研。而不是每天盯着卡里的余额,时刻担心自己坚持不到考研那天。同样,她的朋友超超如果有存款,本可以一边专心学习画画,一边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为了一点生活费就放弃职业规划,跑去火锅店兼职保洁员。

      人生便是如此,人人都想选择生活,但没有钱的人,只能被生活选择。

      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许不会让你大富大贵,却可以在命运的转折骤然降临时,成为你最大的支持而不是拖累。

      当信赖的朋友邀你合作,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加入,而不是百般推说囊中羞涩;当进修的名额摆在面前,你可以立刻報名,而不是盘算着国外的物价,无奈说一句“下次吧”。正如主持人杨澜曾说,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学会储蓄才能拥有养足未来的资本。你留在卡里的余额,给你行稳致远的安全感,也藏着你突破瓶颈的机会。

      三

      微博有个点击量过亿的话题“为何年轻人存不下钱”。

      有个评论获赞无数:高薪不好到手,消费的场景到处都是。而在财务上做到自律的人,是在一百个花钱的诱惑面前,能给自己一个不花钱的理由。只有避开消费陷阱,我们才能攒下成长的资本。

      1.物尽其用,抑制消费冲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逢“双11”“618”,你明明提醒自己要管住钱包,但一看到商家给的优惠券,还是在“买到就是赚到”的心态下,入手了一大堆并不需要的东西。

      物质太过富足,一切充满着诱惑,点点手指就能瞬间满足,欲望当然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对此,周轶君在《圆桌派》中提过一个“一年不买计划”:一年之内,除基本用度以外,不再进行新的消费。如果确实需要某样东西,也要强迫自己利用已有的资源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欲望被满足的门槛,花钱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消费不是为了实际需求,而是为了突如其来的情绪诉求。避免欲望在第一时间被满足,一个人才更容易摆脱消费情绪的裹挟,从而为理性腾出空间,引导自己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2.划分收入,形成储蓄惯性

      知名博主@耿向顺刚工作时,实习月薪只有两千出头。每月领到工资,他都会从中取出七百元钱,打到一个专门用来存钱的账户上。除去房租和基本生活费,他每月只有五百元不到的钱可以用作日常花销。

      喊他聚餐却屡被拒绝的同事,常常打趣他:“靠你每月省下的那点儿钱,就能买得起房吗?”但在耿向顺看来,收入再少也要留出储蓄的那部分,因为一个人只有在没钱时养成存钱的习惯,有钱以后才不会乱花。

      《穷查理宝典》里有句话:“成功的秘诀是将存完以后剩下的钱花掉,而不是将花完以后剩下的钱存上。”

      存钱的意义,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值。而是当一个人懂得将钱花在值得的事情上,他才开始走向人生的成熟。

      花钱消费的快感,不能充实灵魂;堆积如山的物品,只会挤压成长的空间。

      人真正的快乐,是在存钱中学会朴素与克制,并在素与简的生活中学会满足。

      【选自微信公众号“洞见”】

      插图 / 节日后的垃圾桶 / 佚 名

      本文标题:垃圾桶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509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