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平
(作者为苍梧县政协主席)
近年来,苍梧县政协在上级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苍梧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履行职能,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发挥政协汇集力量、建言献策的作用,助力苍梧经济发展。
真协商,为六堡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为六堡茶产业发展立论。2013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苍梧县划分出龙圩区,苍梧新县城搬迁到石桥镇,苍梧县总人口从行政区划调整前的60多万人变为38万多人。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苍梧缺乏工业(从行政区划调整前的96家减少至调整后的23家)、财政收入锐减(从行政区划调整前2012年的11.6亿元减少至调整后2014年的2.7亿元)的问题,为找准问题症结和今后苍梧发展的新路子并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县政协常委会召开专题协商会,通过周密论证,把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以六堡茶产业为主导结合六堡特色镇建设,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作为振兴苍梧经济的重大举措,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家班子联席会议,对县政协提出的上述议题进行协商讨论,认为县政协提出的“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以此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是符合苍梧县实际情况和切实可行的,是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的重大举措;要求县政协对此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县委、县政府做工作参考。为六堡茶产业发展建言。县政协按照县委的要求,成立了由县政协主席任组长、各副主席任副组长、各专委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专题调研组,就如何发展六堡茶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等事关苍梧发展大局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发动各界别政协委员广泛参与调研活动,召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专家学者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调研组先后到云南、福建、广西横县等区内外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借鉴其成功经验,最后形成了《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和建设六堡名镇》的调研报告,并在县政协全会上作为大会发言进行专题协商。这份调研报告,数据翔实、分析透彻、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调研成果得到了转化。县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决定》《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县政府每年在县级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投入六堡茶产业,促进县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围绕“到2020年实现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0万亩、实现六堡茶产业产值20亿元”目标,明确以六堡茶产业为主导结合六堡特色镇建设,以一二三产业产城融合发展为抓手,努力将苍梧打造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县、生态旅游名县。真监督,为六堡茶产业发展提供保证
苍梧县政协牵住六堡茶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履职中处处体现出对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厚爱,在推进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加强民主监督,确保把六堡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在每年的政协全会上通过委员提出有关对六堡茶产业发展抓落实的提案,转交政府部门承办,并列为重点提案进行专题协商和现场办理,在办理中体现民主监督。3年来,提出有关六堡茶产业发展方面的提案30多件。二是开展视察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就落实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进行视察。通过视察,让委员们对项目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充分肯定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上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了六堡茶产业发展步伐。三是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在县政协常委会上通报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协商议政成效更加富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