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诗歌欣赏
文章内容页

诗人的尴尬(随笔)

  • 作者: 古城愚翁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8-10-22
  • 热度335661

  •   遭遇尴尬,原是一个诗人的宿命。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如此。
      还是从海子生前的一次遭遇说起吧!
      那天傍晚,他走进昌平的一家餐馆。餐馆老板迎了上来:小兄弟,想吃点什么?
      他笑了笑,道:我是一个诗人。我想朗诵我的一首诗,给大家助助酒兴。完了之后,你们能不能给我一点酒喝?
      餐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笑着道: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可千万别在我这儿朗诵什么诗!
      为什么?他不解地问。
      你会把我的客人吓跑的!老板悄悄地道:这年头,人们对诗早就没有兴致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诗的命运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一个大学毕业的姑娘到一个公司应聘,面试合格。老板心里很满意,已经决定聘用了。最后他又问了句:你有什么特长吗?
      我会拉小提琴,也会唱几句流行歌曲。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写诗!姑娘快活地说道,一点也不拘谨。
      你会写诗?老板有些意外。楞了一下,他问。
      是呀!一谈到诗,姑娘的兴致就来了。她继续道:我的诗还上过诗刊呢!
      好,好!老板有点不耐烦地道:你可以走了,回去等通知吧!
      结果可想而知,姑娘没有被录用。
      我有些不解,问老板:你不是很满意吗,怎么又不要她了?
      都是什么年代了,她还写诗!老板愤愤地道:诗人,精神上多少都有点问题,我可不想自找麻烦……
      原来是这样!
     
      在我习诗的路途上,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那年从工厂调入机关,在一个加班后的晚上,某处长关切地问我:听说你喜欢写诗?
      是的!我说:写的不好,喜欢而已!
      进机关了,多写点通讯报道之类的东西。处长道:至于诗,我看就不要写了吧!
      为什么?我有些不明白,问。
      诗这东西,太虚。是属于年轻人的!处长说:机关里的工作要扎实,来不得半点虚构。什么诗情画意,领导是不喜欢的……
      我沉默。
      过了一刻,循循善诱的处长又问我:你知道龚自珍戒诗的故事吧?
      处长还知道龚自珍,看来也是一个文化人。刚刚进机关的我,不知道深浅,只能装愚守拙:不知道,没听说过!
      处长来了精神,对我道:龚自珍是清朝有名的诗人,在礼部做官。官不大。他叔叔也在京做官,官比他大。据说叔叔两次劝他戒诗。他戒了几年,但后来又破戒了。结果写诗写出了麻烦,没有办法,只好辞官回家……
      对龚自珍的如此解读,我倒是头一次听说。处长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求我不要写诗。
     
      写诗,不仅仅在工作上不受欢迎。在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上,也会有想不到的麻烦。
      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了。
      我的一位朋友,女儿找了个对象。小伙子在某研究院工作,知识分子,人也长得很帅。可是,老头子——也就是我的这位朋友突然不干了。他硬是逼着女儿与其男友分手。
      你这是为的什么呀!我有些不解地埋怨道。
      你不知道,他是一个诗人,写诗的!朋友说。
      写诗的怎么了?我更加困惑了。
      这年头,写诗的差不多都是精神病!你看,海子卧轨了,顾城杀妻了,还有好几个我叫不上名字的,也都是自己把自己搞死的。混得好一点的,能够在什么诗歌刊物上发几篇,或者出几本诗集。那又怎么样?稿费少得可怜。一个个,穷愁潦倒的。我可不想让女儿跟这些家伙受一辈子的罪……
     
      没有找到对象的如此。那已经结婚了的,又怎么样?
      处境同样地尴尬。
      在一家毛纺厂做保安的李某,三十多岁的人了,也是一个诗迷。还好,老婆也喜欢诗,是他的粉丝。他们俩因为诗而走到了一起。
      可是,随着他们的儿子的问世,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越来越少。这两年,他们的日子也越发地艰难了。
      诗又不能当饭吃,还不赶紧扔了!父亲教训道:这年头,想办法去多苦点钱才是正路!
      你就不要再写了吧!母亲也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他。
      就连曾经是他粉丝的妻子,也不再理解他了。这几天多次威胁他:你要是还不想办法多苦点钱,整天弄你的那些诗,我们就去离婚!
      我们真的不再需要诗歌了吗?他不禁有些茫然……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不能没有诗。
      然而,诗在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一些诗歌刊物的订购量急剧下降。一些诗集在新华书店无人问津。一些大、中、专的学生不知道诗为何物。
      前几天,路遇一家小报的副刊编辑。我问他:现在,你们的文艺副刊怎么没有诗了?
      他苦笑了一声:这个年头,有市场才是硬道理。你以为还会有人看诗吗?……
     
      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诗人对我说,他早就要求他的孩子,这年头要有点出息,就要去经商做生意,不要去做工种地。要数理化,不要文史哲。如果搞文的,也不要搞文学。如果不幸搞上了文学,也不要去搞什么诗歌!
      那你可是搞了一辈子的诗歌呀!
      所以我这一辈子没有大出息!老诗人仰头大笑:要是能够返老还童的话,我一定弃文经商,去做一个大富豪!哈,哈……
      我当然听得出,这是他的一时激愤之言。我知道,那豪放的笑声背后,是久受压抑难以排遣的一种苦涩。
      远离诗歌兮,我心忧郁。
      回望诗坛兮,长歌当哭!……

      本文标题:诗人的尴尬(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8419.html

      • 评论
      246938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