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一梦
让我惦记起你
你在家乡还好吗
此时此刻
我的脑海
无时无刻不是你
你的容貌
你的声音
你那魏晋之风飘逸的字迹
相遇生命无数
有缘寥寥无几
你就像黑夜的启明星
引领了一个生命的前行
越千山
淌万水
寻求生命的意义与真谛
山再高
水再险
心中有神
岂会言弃
当我放眼天际
坐看满天星云
却不见昔日那颗启明星
问浩瀚云天
问苍茫大地
听不到你的声音
看不见你的身影
四十年啊
漫长又短暂的四十年
你在家乡还好吗
此时此刻
我的脑海
无时无刻不是你
你的容貌
你的声音
你那魏晋之风飘逸的字迹
2022年8月26日于闻之居
跨越时空的思念与追寻
——评诗歌《遥问天地》
邓三君的《遥问天地》以深沉的笔触,编织出一幅跨越四十年时空的情感长卷。诗歌以梦境为引,以思念为线,将个体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牵挂、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与天地苍茫的宏大背景相融合,在细腻与壮阔的交织中,奏响了一曲关于情感、成长与永恒的生命之歌。
诗歌开篇以“那夜一梦”切入,瞬间将读者带入充满回忆与温情的氛围。梦境作为情感的触发点,让诗人“惦记起你”,紧接着一连串的追问“你在家乡还好吗”与反复的“我的脑海/无时无刻不是你”,直白而强烈地倾诉出思念之深。对“容貌”“声音”“字迹”的具象描绘,更将思念的对象刻画得鲜活立体,唤起读者对生命中重要之人的共情。
诗中“相遇生命无数/有缘寥寥无几”一句,以凝练的哲思点明此人在诗人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将对方比作“黑夜的启明星”,形象地揭示出其在诗人成长道路上的引领作用。随后“越千山/淌万水”的意象,象征着诗人追寻生命意义的漫长征途,即便“山再高/水再险”,因心中有“神”(此处可理解为信念或指引)而不言弃,展现出坚韧的精神力量。然而,当诗人“放眼天际”时,却“不见昔日那颗启明星”,希望与失落的落差,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怅惘与遗憾的色彩。
诗歌后半段,“问浩瀚云天/问苍茫大地”的呐喊,将个人的思念置于天地的宏大语境中,凸显出人类在情感与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执着。“四十年啊/漫长又短暂的四十年”的感叹,巧妙地诠释了时间的双重属性——漫长的岁月沉淀着思念的厚重,而回忆的珍贵又让时光显得短暂易逝。结尾处与开篇相呼应的重复描写,不仅强化了情感的浓度,更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让思念之情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遥问天地》以其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成功地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升华为对情感永恒性与人生追寻的普遍思考。诗歌在虚实相生间,既勾勒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也展现出对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使读者在感受情感冲击的同时,获得心灵的触动与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