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清霞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10)
1 引 言
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或一定的规模效应,或一定的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在同行业中形成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图书馆的品牌服务。王世伟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牌是就是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活动中,体现出服务的优势、特色和强项并据以展示其服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图书馆最具识别度的形象文化呈现,最优秀的服务品牌往往是一个图书馆乃至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国古籍保护计划、上海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深圳“图书馆之城”、苏州图书馆“小候鸟”、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等,都是行业内外知名的图书馆品牌服务。王世伟还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图书馆应就其服务品牌进行案例总结,完善服务品牌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对发展定位、路径方法、传播推广、读者满意、生命周期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并通过一些具体举措予以推进和加强,以促进服务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牵头建立的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联合全国数百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截至2020年底,解答各类咨询 2 100 多万例,传递文献资源超过 2 400 多万篇,受到广大读者和图书馆同行的欢迎和好评,成为知名的图书馆品牌服务。笔者参与了我馆牵头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的建设,通过梳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的建立及形成品牌服务的过程,分析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探索公共图书馆品牌服务的建立和健康持续发展。
2 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的发展历程
2.1 缘起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兴起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热潮,我馆也不例外。在探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同时,我馆还开始探索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于版权以及当时的技术手段等,最终认为数字化参考咨询是当时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最佳方式。我馆于2000—2001年开展基于留言板和电子邮件方式的网上咨询,2001—2002年开发了基于BBS技术的网上咨询与导航,这些服务获得了读者的欢迎和认可,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多家图书馆来我馆参观和交流。在与多家图书馆沟通交流后,我馆提出联合多个图书馆共同服务读者的理念,并于2002年5月开发新的参考咨询软件——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自此开启了联合多个图书馆共同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模式。2.2 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2002—2005年)
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搭建了基于技术、服务、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框架,实现了联合多个图书馆为全球的网上读者提供文献资源服务。我馆为此配置了14名专职咨询员,组建了一支适应业务不断发展的强大的咨询员队伍。咨询员队伍中,1人为在读博士,2人为硕士,其中1人为留美归国硕士;3人为副研究馆员,2人为馆员,专职咨询员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或馆员以上职称的咨询员所占比例为72%。加盟的图书馆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云南省红河学院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江门市图书馆、湛江市图书馆、肇庆市端州图书馆、顺德区图书馆、顺德容桂图书馆和厦门图书馆等,联合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国内外图书馆达到20个,咨询员约50名。咨询队伍的壮大、咨询员总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合作馆一些咨询精英的加盟,使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大大提高。2.3 联合参考咨询网(2005—2011年)
2005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对网上参考咨询软件全面改版升级,该时期参考咨询服务开创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及具有中心版的网络式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由于该时期的联合参考咨询所有功能是以读者需要为中心展开,要求读者注册使用,短短9个月(截至2005年12月底),注册读者达3万名。截至2010年底,注册读者达 112 834 人。联合参考咨询在图书馆界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成员馆数量大幅上升。2.4 联合参考咨询与远程文献传递网(2008—2011年)
2008年,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远程传递网平台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该时期联合参考咨询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集中式系统,成员馆将不用购买硬件和软件,极大地节省了经费;加大外文咨询力度,提高了联合参考咨询网读者的满意度和咨询质量。截至2010年底,平台注册读者有 100 686 人。与上平台合计共有85个加盟图书馆共658名注册咨询员。为扩大联合参考咨询网的影响力,开展了“阅读丰富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我与联合参考咨询网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许多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联合参考咨询网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讴歌了咨询馆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2.5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11年至今)
为适应当时形势,我馆建立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并于2011年12月底进行平台切换。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新一代的元数据仓储跨库检索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读者对各种数据库操作使用的难度;为各加盟图书馆免费建立了个性化网站;加盟图书馆利用本单位购买资源、自建资源和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实现了与移动图书馆的无缝连接等。截至2020年初,平台注册的参考咨询馆员超过千人,注册图书馆超过300多家。为能更清楚地了解各时期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笔者以表格形式从技术上、服务上(含对加盟馆和加盟咨询馆员的服务)、人才培养和资源使用上对各时期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进行汇总(见表1)。

表1 各时期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汇总表

续表1
2.6 咨询数量

表2 2000—2020年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总咨询量和传递文献量

续表2
3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品牌服务的经验与教训
3.1 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完善平台功能
从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每次升级,都运用了当时的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品牌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咨询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升级后服务数量的突飞猛进,如2002—2005年使用的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在2002年推出后,咨询数量立即增长了50%,2003年比2002年增长更多,差不多翻了一番,但从2004年开始却慢慢减少,其原因是读者咨询量急剧增长,导致平台经常崩溃,使用体验不佳从而流失了部分读者。为此,我馆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后来的几次升级改造,也都运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3.2 将满足读者文献需求作为生命线
读者的文献需求服务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要形成品牌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使用,不仅要满足读者简单的文献咨询需求,还要友好、方便、高效地满足读者的各类文献需求。2002—2005年的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开发了数字图书馆整合门户平台,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实现了海量数字化资源的跨库检索。2005—2011年的联合参考咨询网建立了资源管理平台,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和跨库检索。2011年开始的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平台建立了图书馆联合目录,整合了我国共600多家大中型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数字资源目录,解决了读者使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实现一站式检索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提升了读者的舒适体验,提高了读者查找文献的效率。除了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还需要提高读者的满意率。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从开始建立联合参考咨询时就引进了咨询质量控制系统,读者可以对咨询员提供的文献咨询作出“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同时设置咨询员质检,给咨询结果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为满足读者对外文资源的需求,2008—2011年联合参考咨询与远程文献传递网开始加大外文文献资源解答的力度。但由于政策原因,该举措于2013年被取消,参考咨询联盟平台的咨询数量2013年比2012年少了60多万例,导致部分读者的流失。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实现了与移动图书馆的无缝连接,后期又开发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手机微信版,2016年后参考咨询数量又开始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