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在中国古诗词里,寻找“雪容融”

  •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996
  • 大诗兄

      “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如今一“墩”难求;“雪容融”则是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即将火爆“出圈”!

      中国古典诗词里,描写雪的诗篇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中国大地同样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一片盛产健儿、冰雪和诗篇的土地。

      在网络世界里,年轻人喜欢用“六边形战士”来形容实力强大、毫无弱点的明星运动员,譬如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乒乓王者马龙。据说,这来自六边形数据分析图。六边形并不只存在于数字世界,真实世界里也有六边形,最典型的就是雪花:

      对雪

      [唐]高 骈

      六出飛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古人没有显微镜,他们仅凭肉眼,细致入微地观察这个无比奇妙的大千世界。他们发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六瓣的,所以叫“六出”。

      一整天,诗人就静静地坐在窗边赏雪。一片雪花飘进来,遇到屋内火盆散发的热气,渐渐融化,六只小角更加凸显。不知坐了多久,天井里的绿竹披上了白斗篷。从高楼望出去,平日里枯黄的草木、满是尘土的道路,统统消失。雪,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中国古代诗人的赏雪,是全方位的。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大多要依托山体。那么,我们就去看看千年之前的终南山雪:

      终南望余雪

      [唐]祖 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冬天的长安,经常下雪。当年,一位叫祖咏的年轻人参加科举考试,望着城里城外的雪,写下了《终南望余雪》。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郊,这是长安人心心念念的后花园。这种情结,就像当今的北京人眷顾“燕山雪花大如席”。长安一夜大雪,太阳初升,万物分外明媚。远望终南山,主峰顶着皑皑白雪,就像戴了一顶雪绒花的帽子。白雪反射光线,增添几分亮色。渐渐地,暮色降临国际大都市长安,斜阳给雪地铺上了一抹金黄色,城中的人们感到了更深的寒意。

      中国人不仅喜欢赏雪,还要走进广阔无垠的雪地,赛马、打猎。中国古诗词里,不乏冰雪运动。雪中出猎,向来令人兴奋,我们来看这一位: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当时主政密州(今山东诸城),刚三十八岁,其实并不老,“老夫聊发少年狂”,有一点儿“凡尔赛”的味道。苏轼很勤政,劝民耕织、终日奔忙。到了冬日农闲季节,按照惯例要组织军事操练。为了让操练活泼有趣,苏轼决定,以打猎的形式举行。你看他和随从们,骑着高头大马,牵着狗、架着鹰,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在山林间纵横穿插,积雪在马蹄下飞溅……这种装备和阵仗,已经很有冰雪运动的仪式感了。

      《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到底猎取了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精神。事实上,体育运动源于生活,不少冬奥项目的起源,都带有军事和打猎的色彩。譬如,“冬季两项”运动就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的结合。

      逢雪,见中国人的“容融”之道,“雪容融”的原型,是一只覆盖着白雪的大红灯笼。看到它,总令人想到充满诗意的雪夜。在这难得的雪夜,应该做点什么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是邀请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啦: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冬日的黄昏,天空彤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雪了。白居易赶紧写了一张便条,差人送到刘府。刘十九接过条子,拆开一看,原来是这么一首诗。

      不一会儿,刘十九登门。白居易说:“这是今年刚酿的新酒,我们一起喝两杯。”绿蚁,不是绿色的蚂蚁,而是新酿的酒的泡沫。二人说话间,红泥小火炉里的木炭已经烧起来,冬天必须吃火锅。据考证,中国人在青铜时代就开始吃火锅涮肉,这都是有出土文物做证的。

      在这寒冷的冬夜,在这大雪纷纷扬扬降落的冬夜,有什么比一二知己围炉夜话、举杯小酌更惬意呢?而在今天的北京冬奥村里,包子、饺子、烤鸭、麻辣烫、八大菜系……各国运动员开开心心地享用中华美食,快快乐乐地发社交媒体分享。美食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

      “雪容融”这个名字,本就有“包容”“圆融”的意蕴,而这也正是中国人的人生智慧、生活态度,映射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待人处世之道。用一个字来形容——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老朋友家的屋顶,远远传来犬吠。“吱呀”一声,推开柴门。“哎哟,这么大的雪,你还是来啦!快进来烤烤火,酒都备好了!”老朋友笑眯眯地迎上来。跟着主人的节奏,大黄犬变得异常友善,欢乐地摇着尾巴……哪怕是再冷的冬夜,哪怕是再大的风雪,你永远可以相信你的“雪容融”朋友。

      (摘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有删减)

      【素材运用】“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古人有才,赏雪时“六出”入诗;今人有智,赏“雪”时发现“六边形战士”——实力强大、毫无弱点的运动健儿。运动健儿更显大智:竞技场上,他们顽强拼搏、不断挑战自我;冰雪之夜,与各国友人共享美食,给予他们爱与温暖。勇敢拼搏、包容圆融,既是中国运动精神,也包含着中国人的待人处世之道。

      【适用话题】勇敢拼搏;挑战自我;包容圆融;待人处世

      (特约教师 蒋红霞)

      本文标题:在中国古诗词里,寻找“雪容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6545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