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太阳风之父”帕克走了,但“帕克号”依然向着太阳前进

  •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6696
  • 王文炎

      人物时事速递 >>

      2022年3月16日,美国著名太阳物理学家、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同名的尤金·帕克博士去世,享年94岁。帕克是最早提出并通过数学计算证明“太阳风”存在的天文学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太阳风之父”,对太阳物理学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2018年8月,以帕克的名字命名的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帕克博士亲临发射现场观看了此次发射,而“帕克号”太阳探测器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历史上第一个以在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探测器。如今,帕克走了,但“帕克号”依然向着太阳前进。

      素材聚焦 太阳风理论颠覆人们对太阳大气的认知

      1956年,德国科学家路德维希·比尔曼通过观察彗星“尾巴”的朝向指出,彗星的一条“尾巴”之所以总是背向太阳,是由于彗星的挥发物受到了太阳上吹来的风的影响,被吹向了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从而形成了彗尾。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辛普森认为该学说与权威理论相悖,于是他将验证这一假说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学生——尤金·帕克。

      当时还是研究生的帕克便以查普曼的静态太阳大气理论为基础,进行数学推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以静态太阳大气为条件,则在距太阳无穷远的地方,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太阳大气压强。帕克认为,太阳大氣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并持续向外抛出粒子。通过计算,帕克指出太阳大气粒子在脱离太阳引力后会不断加速,其在地球附近的速度可达到每秒数百公里,帕克将其命名为太阳风。

      帕克的太阳风理论一发表便颠覆了人们对静态太阳大气的认知,遭到了当时科学界的普遍质疑。1962年,“水手2号”探测器在前往金星的过程中,通过观测带电粒子流的速度全面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人们终于认可了帕克提出的太阳风理论。

      素材链接 研究太阳是开展空间活动的必然需求

      帕克是“太阳风之父”,而“帕克号”也承担着研究太阳风,尤其是太阳风暴的任务。“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最独特的优势,是它能前所未有地接近太阳。“它距太阳最近时仅约9个太阳半径,相较于地面观测缩短了96%的距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副研究员宋永亮表示,从人类生存及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说,对太阳风性质的探究和对日冕物质抛射的预测,是人类进行空间活动的必然需求,也是人类理解生命起源,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基础。而“帕克号”太阳探测器也将在太阳磁场、高能粒子、太阳风性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帮助科学家加深对太阳活动的认知。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天文学家观测最多的恒星。初出茅庐的尤金·帕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为我们揭示了关于太阳的许多前所未见的惊人细节。帕克的智慧跨越时间和空间,闪耀着光辉。如今,虽然帕克走了,但“帕克号”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很多时候,“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将像帕克教授一样,承受着来自太阳的炙热辐射,在日冕中继续探寻着太阳风的秘密。

      【其他适用话题】探索世界 科学精神 跨越时空 奋力前进5141A892-FD95-4D28-97D3-EDF0302C3BB1

      本文标题:“太阳风之父”帕克走了,但“帕克号”依然向着太阳前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6561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