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112/0
    2022-06-30
  • 清晨5点钟,在台湾的一条小街上,一位骑着摩托车的老伯已经开工了。此时,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起床。他默默把梯子固定好,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开始认真擦拭道路转弯镜。已经5年了,除了生病和受伤,他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件事情。这位个子不高,面色黝黑的老伯名叫张秀雄。今年74…[浏览全文]

  • 111/0
    2022-06-29
  • 韩国人爱吃鸡。传统的,有参鸡汤,朴槿惠见宋仲基,选了参鸡汤一起品尝,足见其来头大;后来居上的,数炸鸡,借光韩剧,在年轻人中,差不多无人不爱。“一只鸡”远没有这样声名远播,没准儿韩国别的地方就没有。当然,首尔足以号令全国。在韩国,首尔之外,都叫“地方”,就像…[浏览全文]

  • 100/0
    2022-06-28
  • 两名中国人去意大利旅游,他们坐火车从首都罗马出发,去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佛罗伦萨参观。因为是第一次去,便提前买好了车票。车票上并没标明座位号,在进站经自动检票机时,两人为能尽快上车抢到好座位,就匆忙冲过自动检票机而未检票就上了车。又见车厢内并无列车员,所…[浏览全文]

  • 110/0
    2022-06-25
  • 我遇到过两回这样的事,所以有点感慨,很想说说。一次是看《天鹅湖》演出,演出很美,可是,坐我前排的一位大叔从开演起一直拿手机不停地拍,兼发朋友圈,上半场一直未停歇过,他的举动影响到了我的视线,又不好说,只能忍着,把身体向一边偏。大叔可真忙碌啊,我不夸张地说,…[浏览全文]

  • 123/0
    2022-06-24
  • 倘若到了纽约,想听听音乐,内行的人一准会带你去曼哈顿岛南端那些小咖啡馆。几个黑人,两三件亮闪闪的铜管乐器,一架老掉牙的立式白钢琴,再加上一杯苦味的浓咖啡,就可以领略到地道又淳厚的美国黑人的爵士乐了。那么到了巴黎想听听当地特色的音乐呢?更好办,不用任何人做向…[浏览全文]

  • 164/0
    2022-06-23
  • 史上最清纯的美女董小姐终于被狗仔队逮了个正着。这个清新得像中学生,永远不施脂粉,美得像雾一样,无数男女的梦中女神居然被一个长得像“脸跟门挤过那样”的男人拥在怀里,情挑密室,顺从得像只小猫——这视频让无数宅男的心碎了一地,更让无数女人看掉了下巴,此情此景,只…[浏览全文]

  • 102/0
    2022-06-22
  • 从中欧古人类DNA的研究发现,中东移民的DNA与欧洲先民属于完全不同的遗传品系。当时中东移民是比较先进的民族,是他们血腥取代了本土欧洲先民,而成了现代欧洲人的祖先。有趣的是,牛这种动物在中东移民的扩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考古学家证实,在一万多年前中东…[浏览全文]

  • 104/0
    2022-06-22
  • 刚到韩国时,我问过一位教授朋友:“韩国人为什么不买日本车?”教授一愣:“这也是问题吗?”我也跟着一愣,这怎么不是问题?后来我承认,这确实是个假问题,就好像我有一段时间经常问韩国朋友“你们为什么不吃豆角”一样。在我看来,韩国人和中国北方人相仿,吃萝卜土豆白菜…[浏览全文]

  • 152/0
    2022-06-22
  • 首级,在中国文学词典里是个充满血腥的词汇。比如在《三国》《水浒》这样令少年肾上腺激升的小说里,首级要么在刀光剑影中滚下马来,要么被木笼子装了高悬于城门,最具文艺色彩的情节是这样的:忽见敌方快马来到帐前,呈上一个彩漆木盒,丞相打开一看,不是费列罗巧克力,而是…[浏览全文]

  • 115/0
    2022-06-22
  • 回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刚刚开始背着包在大陆到处跑的时候,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拜访各地所谓的“百年老店”,尝尝它们那闻名遐迩的拿手好菜。之所以要在“百年老店”这4个字上加上引号,而且缀以“所谓的”形容词,是因为跑这一圈下来,我发现绝大部分的百年老字号都…[浏览全文]

  • 138/0
    2022-06-22
  • 位于美国纽约海德公园的美国烹饪学院早就开始尝试用3D打印食物。最近他们又在改进新的3D食物成品,比如给一只冰制的天鹅打造一片酥糖羽毛,或给一盘面包片配上一个精美的枫糖味冰激凌笼子……每年,该学院的五个餐饮机构里都有成千上万的造访者,这些各式各样的食客一边检…[浏览全文]

  • 191/0
    2022-06-22
  • 今夜,东京细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驮着一袋高高的空壳易拉罐。一辆自行车前后可驮几百只易拉罐。我好奇,停下脚步问老人可以卖多少钱。老人最后伸出三个手指,我明白,雨中折腾这么久,这些易拉罐也就可卖3000日元。今夜是这位老人一个星期中…[浏览全文]

  • 122/0
    2022-06-21
  • 最近连续在国内和欧洲旅行,候机和乘机的空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空余时间里,中国人习惯看手机、iPad等“屏幕”,欧洲人则更习惯看“纸”,如书和报纸。在中国机场的贵宾室里,尽管也总是放置有书架,上面一般会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但我的观察是,真正取阅的人并不…[浏览全文]

  • 122/0
    2022-06-21
  • 在欧洲街头,绝大多数街头餐厅占地面积都很小,哪怕好口碑的餐馆生意火爆到要提前两周订座,十几年来也从不扩容,面积大的百来平方米,面积小的只有30平方米。这么狭小的空间想放下更多的座椅,只能拼命缩小餐桌的面积,茶几大的饭桌就出现了。好在欧洲人吃饭只吃三道菜,而…[浏览全文]

  • 127/0
    2022-06-21
  • 日本的货币面额很大,最大的是10000(发音yen),我自己换算的时候粗略地将数字除以20,就差不多是人民币的数值。10000接下来是5000,2000,1000。硬币里的数值最大是500,然后有100,50,10和1。然而我觉得稀奇的是,在我留学半年期间…[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游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