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137/0
    2022-06-19
  • 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不到两个月,我又被遣送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修,为期一年。一开始我有些沮丧,因为北大的同学眼睛通常盯着美国欧洲日本的牛校,去澳大利亚的是极小众。将来回国没法吹牛说“其实波士顿龙虾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很快我就发现,龙虾是澳大利亚肥,海参是澳大…[浏览全文]

  • 135/0
    2022-06-19
  • 其实,有一种蚂蚁也会“产蜜”,人们称它为“蜜蚁”。蜜蚁生活在沙漠地区,每到雨水丰饶充沛的季节,沙漠草长莺飞,花团锦簇,虫儿吟唱,一片生机勃勃,蜜蚁的食物也丰盛而美味。但美好幸福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雨季迅速过去,干旱炎热又肆虐而来,沙漠在其威力下,万籁俱寂,…[浏览全文]

  • 239/0
    2022-06-18
  • 如果说虔诚的拉萨人精神富有,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但要说拉萨人物质富裕,许多人一定会摇头不相信——实际上真是如此,拉萨人很多都是低调的“土豪”。拉萨人一般对装扮没有太多的讲究,衣服邋里邋遢,头发梳不成顺,有的甚至半个月不洗一次澡(一生只洗3次澡是谣传)…[浏览全文]

  • 122/0
    2022-06-18
  • 大概是在十六七年前的冬天,我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城。路上的雪约莫有半尺厚,而且还在不停地下。司机一路开着车,每到一个需要停车的地方,都看不见停车位的线。可是这个司机却是每到一处停车,就恨不得把四周的雪都扒拉开来看一下,确定自己没有压在线上,然后才走开…[浏览全文]

  • 117/0
    2022-06-16
  • 有一篇有趣的研究登在《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学术期刊上,它说,现在愈来愈多四处漂流的人们,喜欢旅行、居无定所,这种现象他们称为“游牧主义”。这次研究竟然发现,这些常旅行、出门在外的游子,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这些喜欢旅行、居无…[浏览全文]

  • 111/0
    2022-06-01
  • 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个老太太家里面有一个紫砂壶,已经用了几代人。有一天,有个老外知道这把紫砂壶以后,找到老太太,说要用一万港币买下来。老太太受宠若惊,心想这把紫砂壶只值十元钱,他为什么要用一万元来买呢?她觉得对不起人家,这把紫砂壶又脏又破,一万元不可思议…[浏览全文]

  • 113/0
    2022-05-31
  • 对于一枚吃货来说,四处寻找好吃的餐厅和美食可谓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那么,如何尽量确保自己每一次的美食探寻之旅都物有所值呢?看看下面这些经济学的小建议,说不定可以帮到你。餐饮业也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经济学法则。通常,要判断一家餐厅的质量好坏,可以用几种静态特…[浏览全文]

  • 100/0
    2022-05-31
  • 在美国《时代周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加州理工学院最近连续五年名列第一。我手头有一本2010年的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评比刊物,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和化学这两个学科名列第一,数学名列第六。迄今这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已经有21人获得诺贝尔奖,在他们培养的毕业生中…[浏览全文]

  • 97/0
    2022-05-31
  • 嫁到瑞士20多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也算是个资深瑞士居民了,但我依然觉得瑞士的教育设置挺让人头昏脑涨。6岁以前叫学前教育,这跟国内没区别,但在之后名称就开始有了不同。6~12岁叫基础教育,12~15岁叫做进阶教育第一级。当两个儿子一起进阶教育第一级毕业时…[浏览全文]

  • 93/0
    2022-05-31
  • 现在的人拼命追求新意,为这个新意绞尽脑汁,常常为形式而形式,痛苦不堪,做出来的东西却四不像。朋友从云南回来,对这点特别有感触。有些店为了追求所谓新意,不在产品上花心思,却在布置上出奇出新,弄得你进去不知所从,把个什么小资弄得颠三倒四。店里的咖啡也是品种复杂…[浏览全文]

  • 114/0
    2022-05-31
  • 有客自北方来,游玩了江南几个风雅之地。临走时总结此行印象,说最不喜欢的城市是苏州,菜太甜了,甜腻腻的,吃不惯。在北方人眼中,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因一道菜,而不喜欢一个地方,可见人对固有食物在味蕾上的依赖之深。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不喜欢苏州,不是不…[浏览全文]

  • 114/0
    2022-05-30
  • 1987年夏,一群不满24岁的年轻男人在牛津大学的街道上踉跄前行。他们刚吃完晚宴,穿着燕尾服,打着领结。他们喝了很多香槟,迷迷糊糊,兴致高昂。不久,一个花盆砸碎了一家餐馆的窗户,一辆警车疾驰而来。这群人中的4个逃进了附近的植物园,躲在一片灌木丛后,领结着地…[浏览全文]

  • 114/0
    2022-05-29
  • 藏医散木旦除了给人看病,还得到山林里采药。每次出门,他都要带上牦牛扎科阿尼和藏獒柔桑吉。扎科阿尼是他的坐骑,柔桑吉可替他带路,万一遇到危险还能成为帮手。六月的一天早晨,散木旦备好水和干粮,便骑着扎科阿尼,带着柔桑吉出发挖药材去了。他们来到他念他翁山,散木旦…[浏览全文]

  • 109/0
    2022-05-29
  • 今年7月,我来到日本札幌,在妹妹的陪同下参加了一个茶道会。那天一到茶道馆,我们就被一个身着粉色和服的女孩带到等候室里。妹妹事先提醒过我:“想在茶道会上喝茶,就要先学会‘跪’,否则你就喝不到茶。”日本人平时喜欢“嗨,嗨”地行礼也就罢了,喝茶还要三拜九叩?我入…[浏览全文]

  • 110/0
    2022-05-28
  • 札幌眼下正是割冰的盛时。不,也许应该说是割雪吧。今年的札幌,比起历年来雪都下得多。这不,进入二月之后,又忽然下起来了。讽刺的是,往年,一到二月初旬的雪节,雪就下得少,因而引起骚动。自卫队出动卡车,从近郊向真驹内和大通公园的会场里运送雪。但是,等到雪节刚结束…[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游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