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为了谁》这首歌唱响的时候,我就会心潮澎湃起伏,激情难以言表。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心中无悔。。。。。。。记得这首歌是98年为抗洪抢险的人民英雄解放军而写的。那是多么感人的一个场面。不怕艰难险阻的人民军队是我们最可爱的亲人。98年是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上次回家探亲,早上在屋后沟边刷牙时,突然见到被我遗忘了二十年的兰花。那时我还是个黄毛丫头,一次在为母亲打猪草时,从山上采回几株兰花,回家后,便找了一个漂亮的杯子,将杯里面盛了些水和小石子,然后把兰花栽在杯里,这个杯有些年头了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个青花瓷杯,…[浏览全文][赞一下]
“你这样走过来,我这样走过去,指缝间,听到的碎片在遥远处梧桐偶邂清寒我们彼此没有错过,只是无缘相守”---------------------------《偶邂清寒》天鸿蒙未启,远处山色苍翠,漂浮着满满的幽绿如吐着潮水的安宁。隔壁屋檐短处,爬满的青苔轻咬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笙萧岁暮,足故寸心,,记忆为谁停促花就?你的温柔,原存上府,沦落不在我的泪花汀畔......---------------------题记『声声慢,执蒿扁舟海月心』渔舟唱晚,红调弦长,落日与孤烟起降,小舍余辉,暮染青丝,相偎的恋人,窃语星空,眺望那远离喧哗…[浏览全文][赞一下]
学校突然停电,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外面却没有想象的一片黑暗,墨色的苍穹上躺着一枚月亮,不圆,却散着幽亮的光。低头瞥见洒满清辉的青石板上映着自己的影子,忽然想起许多年以前无数个夜晚,我就是在这样轻柔的月光下和小伙伴们度过童年短暂的时光。那时候,只要月亮足够亮…[浏览全文][赞一下]
曲路盘山通幽径,茂松峻林独二人。心悠恐惊林中鸟,农景风光到吾家。主人热情待渔客,游山玩水品雪梨。留恋无忘思情河,往返仍思文家山。——袁懿《余忆故乡情》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在这个不起眼的文家山上,生养了我这么一个朝气勃勃的后生。在这里有我最快乐的童年,有我最…[浏览全文][赞一下]
最近看了电视剧《毛岸英》和《中国地》,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只是凡事缠身,虑不得脱,延至今日,多少有点歉疚,不知是面对英烈的忠魂忏悔,还是面对众生的惶恐……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始有童年时期聚少离多的恋父情结,始有伴着“开慧”妈妈在大牢里煎熬的岁月,始有目…[浏览全文][赞一下]
玫瑰是我最不喜欢的花朵,因为它太艳俗。玫瑰的生命也很顽强。房前的一棵种于七八年前,其间不停地挪种过几次,看它长得太茂盛,又用刀硬生生地砍去了它的枝条,可是另一个春天,它又肆意开出了鲜红的花朵。然而现在,看见它,却成了我思念的载体。寒风从我脸上一遍遍地刮过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地域神山静静的守护着它腹地的子民们,用无边的法力呵护着,每一个腹地的生命;仿佛像一位坚实无比的壮士。地域神湖默默的滋润着它腹畔的精灵们,用温柔的气虚滋养着,每一个腹畔的种子;仿佛像一片晶莹仙露的仙子。一片肥沃的草地,一滩清澈的湖泊,一群健壮的牛羊,一顶顶白…[浏览全文][赞一下]
1980年中秋节前夕,我班来了个插班生,甚是健谈,象个画眉一般,口角犀利无人能比,有三寸不烂之舌之美誉,可就是有个绰号叫“老肉”不太雅观,他也觉得不很中听,所以有时就因此事和人红了脸,别人反而嘲笑他:看你粗了脖子红了脸,口绌了是吧?还有三寸不烂之舌之称呢!…[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九村,酒鬼就是五爷,五爷就是酒鬼。只要谈到五爷,大伙就会谈到酒;只要谈到酒,大伙就会想起五爷。五爷成了酒鬼,自然是因酒出了名的。酒成了五爷的代名词。而酒鬼这个在九村来说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也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五爷的头上。村子里的男人们都佩服五爷,五爷来兴致…[浏览全文][赞一下]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释义: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站在石头之外,茫茫然,孤立无助。我试图深入石头的内部。这个坚硬而朴素的沉默者,用它的沉默,把我挡在了外边。沉默是它对付世界的最好武器,它用沉默拒绝了世界的侵入;它是一只坚硬的甲虫,用类似与死亡的沉默拒绝了人类的探问。它是智者,愚者,它是自相矛盾而又无比完…[浏览全文][赞一下]
踏着厚厚的落叶,梳理着纷飞的思绪。眼前又俘现出了儿时的一幕幕,我的故乡在鲁中西部的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所谓山就是光秃秃的丘陵,山上大部分长满了各种杂草,间或有的地方能种地。所谓水就是一条清清的河沟沿村边不知疲倦地欢快地奔唱着。每年都要受到黄河泛滥的侵袭,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长期以来,中国人都会为家庭的稳定而感到自豪。进入8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改革开放进入初级阶段,同时,外来文化迅速融入本土文化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改变,大家对生活质量和权益也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在家庭的背后,社会的婚姻状况,向我们大家敲响了警钟…[浏览全文][赞一下]
蒲公英的孩子我百无聊奈的趴在课桌上,窗外的蝴蝶花此际正开得如火如荼。斑驳的阳光像一把把金黄的刀子,肆无忌惮的在它们身上晃动起来。我们想象它们瑟瑟发抖的样子。我依旧带着耳机,尽管耳朵已经在鸣不平。我总是反反复复,不知疲倦的听着同一首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铃铃……,清晨的铃声把文鸽从睡梦中惊醒,他想起一会儿还要乘坐8点钟去往丹东的客车,于是,急忙起床。文鸽急匆匆走到十字路口,左脚刚要迈上斑马线,前方的交通信号,红灯亮起,他站立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绿灯通行,在他的身边,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可见,人们的综…[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们笑着说再见以为这样就能下次再见太天真的我们傻气了浪漫如今对着回忆哭着说不见那次下雪的冬天帮彼此吹着手的笑脸只是真的没有了温暖我想用一切来换回昨天可时间挥手没有停留在驿站一个人的港口寂寞不请相伴向着人群大喊你是否还能听的见我们再见了真的再也不见…[浏览全文][赞一下]
为母亲和父亲制作遗像,一直是我的一大心愿。过去,因客观条件制约,农村老年人很少照像,我的母亲和父亲也是一样的。记得一九九八年,母亲突然因病住院,那时,她才六十出头。开始,我们谁也没有料想到,母亲会因此离开我们,只顾着到处为她查病、转院、买药。当看到母亲一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广苓印象一中央电视台10频道有一档栏目叫《感受大家》,是我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几乎每天午饭后,我都要端坐电视机前收看。节目中播出的每一个大家,如丁肇中、杨振宁、袁隆平、王选、吴贯中、启功、陈省身等等,崇高而伟大的形象,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思之,仰之,…[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