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121838
    2021-09-26
  • 凭轩望秋雨。秋雨绵绵,浸润着墙角路基,我不禁挂念着老家的老宅。老家距县城四十华里,居镇上十几华里。村庄大不,但历史悠久,人烟繁旺,几个自然村接连在一起,颇有村镇的气势。前几年搞合村并居,几个村庄建一个新的标准化社区。我的老家也在搬迁规划之列。看着邻村拆迁工…[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8944
    2021-09-26
  • 归去来兮2017年8月24日,我们当年下放的十来个知青回到阔别38年的农场。一场秋雨,把天空洗得一片湛蓝;大家的心情也同蓝天一般——宽敞而明亮。我们刚到农场,有人放起了鞭炮,村里许多乡亲闻讯而来,老者面容陌生,几经攀谈,脑海里渐渐呈现隐约熟悉的痕迹,少者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8685
    2021-09-26
  • 幸福的来临这年冬天,是我当知青的第三个冬天,那年冬天不冷。也不知何缘故,我和几个知青没有出工,大伙便在家里玩纸牌,来点“小意思”。那时每天的工分值1角多钱,知青们是没有什么赌资的,就拿口粮作赌资,用当时的话讲:“要么胀死几个人,要么饿死几个人。”一次,知青…[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21703
    2021-09-25
  • 在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最初也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化,女性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庸,特别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更是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题记名字我们巴林左旗野猪沟乡保安堂村…[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21336
    2021-09-25
  • 我的老师(九)上天可能意识到了人生路的辛苦,所以人生路上不同的阶段,总是冥冥之中有贵人相助,度我们走过辛苦的转弯路。虽然是一六年就踏入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行业,但教育不同于其他,仅凭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这时候感谢命运的安排和恩赐,让我遇到了教育路上的老师,给…[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9510
    2021-09-24
  • 打核桃外婆家有两棵核桃树。当核桃的青皮开裂的时候,核桃就成熟了,基本上是每年我们暑假的最后一周。今天天气很好,没有太阳,比较凉快,我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就等外公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始打核桃了。核桃树很高,足足有五层楼房那么高,竹竿只能够到下面的部分,树梢最好最…[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20474
    2021-09-24
  • 外婆家的针线篓外婆家里有一个针线篓,就挂在厢房的墙壁上。外婆能像魔术师一样,从里面变出很多好吃的,瓜子、花生、水果糖、苹果、梨子、核桃……,我和弟弟坚信,针线篓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可惜我们不够高,搭着小板凳踮着脚都够不着。每周星期六是最快乐的,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14348
    2021-09-22
  • 无病呻吟(外一首)小小少年有什么可愁苦的呢?早些年的一个半大的农村孩子,被迫盖房。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吧,房子盖到一半的时候,这孩子找不到了,四处找他要工料或者借东西,却找不到他。一个近亲,在村边一个草垛里终于发现了他,他在那里发愁呢。瓦匠要沙筒他没有,杂工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7984
    2021-09-15
  • 从中原到上海一已经到达上海,不知名的野花就在我坐着的地方,已经开放;不远处的树林中,鸟鸣婉转,如此熟悉,无以南北,类以中原的同声。一夜列车,到此江南,时间尚早,等到八点再去敲门吧,是我的四叔家。因为早到的缘故,觉得整个上海尚未苏醒,只看到一个年青的女子,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496
    2021-09-14
  • 凋敝的故园因为是一个节日,昨天中午到一个亲戚家喝酒。烈烈的白酒,一人一瓶。下午睡觉,是补充头一天夜里值班的消耗,那一分一毫不再的时光。晚上回一橡胶厂老院,在暗淡的灯光下和故人交谈。今天早晨,看着青春依然的脸上,却已经有皱纹的妻子,说工作值班、饮酒和回老院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0977
    2021-09-14
  •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个叫吴三爹的老人,讲故事是他的爱好。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故事讲完了,夜也深了,我们沉醉其中;有时太晚了,故事还没讲完,他就允诺明晚再接着讲。我们就急切地盼着第二晚早点到来。我记得他给我们讲过《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蛇吞象》等等。…[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57869
    2021-09-13
  • 看,那看春水的人“那一天河叫天河,那颗星是织女,河对面挑着两颗小星星的就是牛郎。”夏夜乘凉的年轻母亲,给凉席上的两个孩子讲上天的故事。面对着浩浩夜空和神秘圣洁,河水静静的在孩子们的眼前流淌,又春波闪烁着喜悦的轻灵的光亮。后来的少年也看到,那对岸的垂柳随风飘…[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61687
    2021-09-10
  • 一露天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在那个文化生活单调缺乏的岁月里,看一场电影是一件多么奢侈的喜事啊!上世纪六十年代,只有县放影队在乡村放电影。要在全县这么多村庄轮流过来,一个村庄一年只能轮流到一、二次。到了七十年代,才有了公社放影队,放电影的场次也不多,一般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7796
    2021-09-04
  • 随区里组织的乡村记忆采访组采访,乡间里那些被冷落了许久,甚至快要被忘却了的记忆,便又被提了起来,串起了一个个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话题……然而也有一些,是让我感动,永远都不能忘怀的精典故事,那是红色的记忆……红色记忆之一王伟登高一呼,成立“抗日独立连”王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8555
    2021-09-04
  • 毓是从铁道兵转制为地方建制后到的地方工作,那时候毓才三十八九岁,因为在铁道部队的时候毓是一个营职干事,因此转业到地方政府工作时,安排为一个副科长。在单位里干了四五年的副科长之后,毓又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去任了一个处长。不过,毓只在那个单位工作了两三年后,又回…[浏览全文][赞一下]

  • 4/280521
    2021-09-03
  • 那一群老人我知道那群老人还在打麻将,还有一群赋闲的中老年人,十几个围在一起,站看其他几个人摔打纸牌。尽管已近十二点整,但是家里应该有人做饭,大可在鼓荡的风中,看他人厮杀,拼搏胜负,并且不时有自己也许特色的评述。当一期工作简报编辑完毕,不是紧张的按照要求,用…[浏览全文][赞一下]

  • 1/308302
    2021-09-02
  • 高考之路1977年恢复高考,是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政治上的第一大举措,许多的知识青年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这一知识殿堂并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基本上可以列入文盲之类。记得在考试前不长的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5655
    2021-09-02
  • 招工的故事我们公社有近百个下乡知识青年,全是湖南省建四公司的子弟,在三个农场干活,分别是城西农场、人民农场和我们建设农场。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我们似乎是一群被人遗忘的弃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枯燥和辛劳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消磨着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3259
    2021-09-01
  • 与雄一个在单位里工作还是二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雄大概就是在五十二三岁左右,但是已经是多年的单位领导了。雄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老家在川北一带的一个山区农村。雄的个头比较大,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瓮声瓮气的。雄虽然担任了多年的单位领导职务,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 3/308539
    2021-09-01
  • 爸爸女儿看你来了春晖已暖的街头,似乎无恙,但是,昨晚已经有你们的战友,前赴半岛,为你们守灵;春晖已暖的共和国,似乎日复一日的安康平和,但几十年前朝鲜的枪声、炮声和烈火,依然可以目睹耳闻如昨。不知为何,中午短了休息的时间,到达办公室,独坐在屋内之时,不觉之间…[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