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专题页故乡
有关故乡的文章
  • 文章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21753/0
    2023-11-09
  • ·訾成艳夏玲胡性能的中篇小说《有人回故乡》有其微妙复杂的心理描写,心理批评主要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本文将从心理批评理论的视角浅析《有人回故乡》,对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加以解读,从而探究隐喻于作品深处的内涵。胡性能…[阅读全文]

  • 21302/0
    2023-11-09
  • 钱海出一本集子是所有业余舞文弄墨者最大的的夙愿,一辈子的夙愿。每一篇文章出炉都凝聚着写手无限的思索和痛苦的取舍。种一皮坡收一土锅,付出太多,收获甚少,这是每一位写手共同的命运,尽管如此,对于写作姚兴科乐此不疲,在写作这块瘦弱的土地上他不懈耕耘20余载,光凭…[阅读全文]

  • 20576/0
    2023-11-09
  • 刘永松“打工诗人”刘仁普,从2002年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至今已16年有余了,但是家乡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出他的视野、他的心灵,反而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让他魂牵梦萦!因为那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那里承载了他童年的所有记忆,那里还有他的亲人在守望,那里的每一寸土…[阅读全文]

  • 20167/0
    2023-11-09
  • 张家鸿村庄是什么?在余继聪的少年时光里,村庄最早是塑料底布鞋,“想到自己每天穿着布鞋,并且只能穿布鞋,就万分沮丧懊恼,感叹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村庄是母亲土土的名字“姚兰芬”,“我觉得这名字是那么难听,叫什么花花草草,只有没文化的乡下人才会这么叫”。村庄…[阅读全文]

  • 20010/0
    2023-11-09
  • 艾自由一“打工诗人”刘仁普生于1979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莲峰人。2002年9月离开家乡到山西省太原市某高校就读新闻专业,2003年8月因家庭经济拮据,只身一人从山西太原到东莞打工。近年在《中国诗歌》《大地文学》《边疆文学》《滇池》等全国各地杂志发表多首…[阅读全文]

  • 21387/0
    2023-11-09
  • 黄玲叶多多是个勤奋写作的作家,已经出版多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集,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叶多多也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她的作品内容大多是立足云南红土高原的写作,非常关注云南的现实发展并及时进行文学表现。她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都不能掉队》,是一部记录云南扶贫之路历…[阅读全文]

  • 18868/0
    2023-11-09
  • 师立新行走中呈放的诗性溯洄——读黄玲散文集《从故乡启程》师立新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最自由的文体,无需讲究韵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散文的诗性,不管是从中国古代有文字书写开始,还是在南茜·弗雷泽划分的后社会主义时代,它的呈放状态…[阅读全文]

  • 18921/0
    2023-11-09
  • 赵靖宏故乡忆事,温暖回首——评禾素散文集《风中的蔓勒梗》赵靖宏傣族作家禾素,本名方思入,出生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现居香港,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香港作家联会会员,天涯社区网站香港版专栏作家,“海那边”华人论坛专栏作家。禾素虽然很早就…[阅读全文]

  • 21904/0
    2023-11-09
  • ◎黄凤玲素心相对如秋水——评黄玲散文集《从故乡启程》◎黄凤玲散文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具包容性的文体。既可以链接历史,缅怀和追思;也能够指涉日常,会悟和备忘。甚至接纳和伸展人们内心最为隐秘或最难放置和类别的情感,故而,散文当是心灵最亲密的盟友。新世纪以来有“一…[阅读全文]

  • 25121/0
    2023-11-09
  • ■栾承舟荠菜豌豆草莓睁开惊蛰,醒了。它们悄然潜入农历,用柔情与因果创造生活。纤瘦的草,偷偷地绿了一下,沽河最为柔软的部分,变成繁荣的序曲。月影依稀。老家肩上有两只翅膀,却只能用脚与原野、桥梁、国道交谈,然后,走进闹市。从故乡出发,留在梦中的夜,便成一只守门…[阅读全文]

  • 50959/0
    2023-11-09
  • ◎石彦伟从摇篮,到摇篮——马瑞麟诗集《心中的故乡》序◎石彦伟前段时日,马瑞麟老先生发来邮件,说最近出版社要将他书写故乡的诗文结个集,嘱我作一篇序。我暗吃一惊。熟悉马瑞麟先生的读者应很清楚,老先生是二十世纪20年代末生人的,可称是文坛的“20后”了。依桑榆之…[阅读全文]

  • 19762/0
    2023-11-09
  • ◎马丹以心为向从故乡启程—黄玲散文集《从故乡启程》中的生命意识◎马丹故乡,是灵魂深处温柔的疼痛。大抵,每个人都会有着“故乡情结”,故乡是生命“出走”的起点,“回归”的指向,一走一回,也就是生命历程的全部。于写作者而言,故乡是块“自留地”,惟有自己可以指染,…[阅读全文]

  • 21966/0
    2023-11-09
  • ◎陈佳佳童年经验下的归乡情结——以鲁迅《故乡》为例◎陈佳佳经典重读主持人语:近年来,学术界把鲁迅先生的《故乡》与他的另外两篇作品《孤独者》《在酒楼上》并称为“最具鲁迅意味”的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当然与《故乡》中的叙事书写有一定的关联。陈佳佳的文章《童…[阅读全文]

  • 21893/0
    2023-11-09
  • ◎谢轶群人生行囊里的五味——读黄玲散文集《从故乡启程》◎谢轶群终于读到了黄玲教授的散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从故乡启程》。犹记得好几年前读到同名单篇散文时的感佩,此番能够集中阅读作者从1988年至今写下的35万字的散文作品,颇有大快朵颐之感。作者将…[阅读全文]

  • 20930/0
    2023-11-09
  • 滕青拿破仑是史上最出名的科西嘉人,但有趣的是,科西嘉人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科西嘉岛也很少有关于他的痕迹,即使他曾在这里打击英军,一枪就把某个英国名将打成了“独眼龙”。当地很难找到拿破仑的崇拜者,只有当岛外人嘲笑科西嘉人懒散时,他们才会机智地对答:“史上才出…[阅读全文]

  • 21694/0
    2023-11-09
  • 江徐晚唐诗人韦庄飘零一生,虽然成为诗坛与官场的风云人物,却也沦为故乡和岁月的游子。曾几何时,唐朝的长安城内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城南韦杜,去天五迟。”韦,就是韦庄所在的韦氏望族。韦庄是长安(今西安)人,先祖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四世祖是著名田园诗人韦应物。只是…[阅读全文]

  • 19795/0
    2023-11-09
  • 王春林这一次,我们的话题要从诺奖得主莫言的短篇小说三题《故乡人事》(载《收获》杂志2017年第5期,创刊60周年纪念刊)说起。2012年秋获奖至今,低调的莫言一直处于沉寂的状态。除了偶有言论发表,并没有专门的文学作品发表。这种沉寂,与他此前那种简直就是如同…[阅读全文]

  • 19598/0
    2023-11-09
  • 铁扬神鞭一位远门爷爷叫老早,老早爷会调教牲口,调教犟牲口。谁家买了犟牲口不事调教,就去请老早爷。老早爷身材不高,且有驼背,一个肩膀低于另一个肩膀,走路也显出踮脚。牲口主人来请老早爷,说明来意,老早爷只说一声“走”,便见他歪着肩膀踮着脚来到犟牲口面前。牲口好…[阅读全文]

  • 16636/0
    2023-11-09
  • 张成起岁月蹉跎,年届古稀。近半个世纪人生路上身不由己地漂泊游荡,故乡的印象在我日益迟钝的脑海中早已变得模糊起来。唯有村边那条小河,那曾经清澈的潺潺流水;如银的月光下,河面上传来的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蒙蒙细雨中,身披蓑衣的打鱼人撒向宁静河面的那一张张一团黑雾…[阅读全文]

  • 17374/0
    2023-11-09
  • 姚传笑眷念老回忆往事,是衰老的表现。常想想儿时,岁月的翅膀虽不免有些沉重,但卸去重负,却使我超然,顿觉年轻。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我,都是在第二故乡——一个贫穷而美丽的小山村度过的。光阴荏苒,流光飞逝,而今,我已步入中年,可对那个小山村的眷念之情,却久久萦绕于怀…[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