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72 次
音乐列表
[德国]叶格正撰赵娟摘要:18世纪初传教士卫方济对儒家思想的译介和研究,是耶稣会“适应政策”的典型体现。经院哲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亚里斯多德哲学,而卫方济正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中介来诠释《四书》的;他对“理智”、“中道”的解读,显示了亚里斯多德与儒学之...
姚达兑摘要: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1895)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公案。傅氏征得的作品在失踪百年后重被发现。然而参赛作者生平大多无考。本文讨论的是参赛者江贵恩及其作品《时新小说》和《鬼怨》。全文分三个部分:一是据现有材料,推断出江贵恩生平。二是讨...
马春景摘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成书于1961年,但直到1979年繁体字中译本在香港出版,才在中国大陆传播。作为非正式出版物传播的异质性,在读者接受过程中的误读现象及因此大陆“重写文学史”等思潮对其作为异路资源的选择性承继,都呈现出中国大陆现...
摘要:本文是南京大学刘俊教授和吴新雷教授的对谈录,内容关于《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一书。根据红学专家吴新雷教授对《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阐释,刘俊将其言说概括为“聚焦文本、深度细读、实事求是”三大特点。关键词:吴新雷;白先勇;红学中图分类号:I04文献...
摘要:这是林岗所写的刘再复印象记。文章夹叙夹议,既讲述两人亦师亦友的深情厚谊,又描摹出刘再复既浪迹天涯又在象牙塔中的文学家形象。关键词:刘再复;印象记;文学;林岗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013...
摘要:这是刘再复为庄园刚完成的书稿《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所写的序言。关键词:高行健研究;年谱;里程碑;序言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010-034月6日,我和高行健通了一个小时的越洋电话。他说,最...
摘要:这是本刊主编朱寿桐在2018年3月30日在汕头大学举行的“华文文学”论坛上的讲话,是对《华文文学》这个刊物以及“华文文学”这一学科,华文文学这门学术,还有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关键词:华文文学;《华文文学》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摘要: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0年历经三个阶段,日本华文作家带着“乡愁”走进日本,从“抗日”“哈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语言文化的探索。痛苦永远新鲜的日本体验,使其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由于不同于“移民”西...
袁龙摘要: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在创作实践中提出微型小说应纸短意长,题材新闻化,文体诗化、散文化,弱化情节和简化人物等观念,与目前通行的小说(Novel)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实际上,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作家的创作实践与观念具有源于民间,复...
黄瑞颖摘要:黎紫书是当今享誉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新生代作家,其小说经常和欲望、谋杀、暴力、死亡等非理性元素相联系,总体呈现出压抑、恐怖的书写风格,而黑暗、恐怖一直是古老哥特文学传统的经典特征。本文将从黎紫书作品所呈现的哥特式特征入手,探索黎紫书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