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71 次
音乐列表
吴双摘要:中国的侠义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继史传侠客文学之后,唐宋豪侠小说将中国武侠叙事推向了一个高峰:一方面在思想内涵上更加丰富多元,另一方面,其表现手法融入了西域的杂技、道家的玄幻等元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的豪侠作品...
龚刚摘要:对于文学革命、新诗运动以至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自发端之初以迄当代,素有争议。作为古文家和认同“中体西用”思想的开明守旧派,钱基博对胡适及其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和新诗运动经历了由退让到反击的转变,彰显了中国新文学史单向叙事的否定之维。他在出版...
摘要:访谈中,两位学者以“中国现代文学”诸概念为焦点,就域外现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新近成果、“八十年代”和“十七年”文学的重估、多重主体身份的冲突与杂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华语语系文学;现代华文文学;少数...
张丽丽摘要:《红线》(TheRedThread,2000)是澳大利亚小说家尼古拉斯·周思(NicholasJose)致敬中国文学经典《浮生六记》的一部作品,因其“误读”中国文化而被指责充满了“东方主义话语”。本文以哈罗德·布鲁姆的互文理论为框架,...
摘要:此文乃作家熊育群8月13日参加由中国作协在贵阳召开的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的讲话,是他的两部长篇小说《连尔居》和《己卯年雨雪》的创作谈。关键词:熊育群;小说创作谈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
摘要:无论从叙事对象还是叙事主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苦难叙事都带有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愫。这种人道主义属性,明显继承了“五四”人的文学的传统,也可以看到西方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苦难叙事自然地具有启蒙主义精神。书写苦难,是对人遭受身...
庄园摘要:笔者刚刚完成的《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的书稿全文65万字。这里选取了“1987年47岁”的一节,考察高行健这一年的文学艺术活动,以及评论家对他的研究情况。这一年,高行健离开中国大陆后,至今不曾再回国。关键词:高行健;文学艺术年谱;1987...
杨水远摘要:刘再复文学主体性与李泽厚实践哲学主体性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起源于二者思想来源上的差异,李泽厚的哲学主体性来源于康德与马克思思想的结合,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虽受此影响,但其更重要的思想基础、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则均来自于黑格尔。其文...
摘要:黄万华教授的《百年香港文学史》具有“中国文学—华文文学—世界文学”的坐标体系和研究视野,在文学史料集和研究成果整合方面做到了“深新全细”;此著视经典性的累积为文学史最重要的功能,在作家作品的遴选中“坚持文学的经典筛选性和文学史的历史传承性”...
樊洛平摘要:欧华散文的当代创作,凝聚了欧华作家观察和书写欧洲的多重角度及文化表情。其创作,一是通过人生之旅中的行者之眼,近距离地发现、认识、欣赏欧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展开旅行书写的情思;二是走进欧洲,以文化之眼透视中西文化相遇中的欧洲经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