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67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游冥冥
  • 林沐风
  • 骆雪
  • 李椿
  • 落红飘雪
  • 秋梓

易淑琼摘要: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过颇富国族寓意的文学奖命名、...

浏览全文 阅读(27657)

金传胜摘要:齐邦媛、潘人木、琦君、林海音、聂华苓等女作家在赴台之前即已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这些早年作品或因人事变迁而被作者遗忘,或因作家记忆不清而面目模糊,从而成为集外之作。这些集外文是作家们文学道路的起点与重要一环,为全面、完整地认识与考察她们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632)

陈云昊摘要: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一种图像写作。其图像写作,早期聚焦于固定的几个幻象,后来逐步将“图像”处理为自主运作的灵魂,从而更好地面对了其笔下“老灵魂”的塑造。在图像写作的长期实践中,白先勇不断锤炼着自己的写作技巧,并最终成就了个人风格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587)

王璇摘要: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日据历史的重评浪潮,对皇民化运动时期文学的态度打破了以往的批判思维,开始强调对其宽容和谅解。陈芳明也提出以“皇民化文学”代替“皇民文学”的观点。但回到作品中,皇民文学到底是不是一种热烈拥抱皇民化政策的文学现象呢...

浏览全文 阅读(27494)

董秋芳摘要:创伤书写是邝丽莎2015年小说《中国娃娃》的焦点。通过对3位亚裔女性的创伤叙事,小说揭示了父权、战争和种族主义带给亚裔美国女性的伤害,而这样的创伤叙事对于亚裔美国女性治疗创伤和建构主体意义重大。关键词:邝丽莎;《中国娃娃》;创伤中图分...

浏览全文 阅读(27458)

张冬梅摘要: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2014)以温婉细腻的文风将种族、婚姻、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等“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设置在同一个家庭的屋檐下,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结构,讲述华洋混血的詹姆斯·李一家的悲剧故事。“种族偏见”带给父亲詹...

浏览全文 阅读(27419)

唐书哲摘要:全球化语境下人口的跨国流动加剧了族裔混居和文化混合现象。同时,随着华裔生存经历和体验的改变以及华裔作家的创作转向,华裔文学中出现了一批超越传统华裔文学边界的“越界”文本。这些“越界”文本或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主题,或呈现出“作家的身体...

浏览全文 阅读(27404)

董雯婷摘要:“Diaspora”是比较文学学科、尤其是后殖民文学视域内广受关注的一个词,国内学界对它的译介集中为“流散”和“离散”两种,一直未得到统一。本文认为,“离散”与“流散”中文释义的差异不应简化为一个两者皆可的翻译问题,其背后是两个完全不...

浏览全文 阅读(27382)

[马来西亚]许文荣摘要:台湾和大马显然具有政治、社会和族群结构上的差异,不过不管是在二战前或战后两者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在过去的历史中她们都经历了漫长与艰苦的殖民统治压制,但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情绪。战后虽然独立/光复了,并不意味着当家做主,只是...

浏览全文 阅读(27322)

摘要:本文审视马来亚建国前马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场论战的理论效应,并尝试把彼时还不存在的历史条件纳入,重新思考这个有七十年历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那涉及特定小文学成立的条件,也涉及写作者移动造成的认同/被认可的问题。关键词:此时此地;現实;独特性;...

浏览全文 阅读(2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