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地、海外文章,体现上海的包容性,重点为新视角、新作品、新领域)
文集访问量: 8363 次
音乐列表
戴明上海农村地区镇村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利用戴明本文在简要介绍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上海农村地区镇村保护与更新工作在区域统筹、开发与管理机制、配套政策措施、专业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磊何以解乡愁古镇有乾坤—关于上海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思考张磊古镇的更新,是产业的更新;古镇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古镇的发展,是与居民共同发展。古镇要呈现给大众的应该是一份记得住的乡愁,而活着的古镇才能感受乡愁。上海需要找到更能激发古镇内生动力、为古...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西晋陆机在千古名作《文赋》中分享了有关文艺创作的珠玑,其中最精华的一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今天依旧具有鲜活的启示意义。天地虽广袤,而文艺之事皆可描绘乃至创造;而创造,是人之为人的天赋,也是人类文明的基业。攀附...
资讯01020301“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
许仁豪林克欢王墨林对谈:华语剧评的今与昔许仁豪林克欢王墨林2017年5月8日,两岸两位颇具代表性的戏剧人——林克欢与王墨林在将近三十年之后,再度公开对谈。两人结识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当时大陆以林克欢为首开始了解大陆以外的华人戏剧创作。1988年...
向丽乡土艺术与当代品味的建构—关于源生2016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思考向丽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源生2016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在昆明剧院、创库艺术区以及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举行,来自云南各地的240多位民间艺人,以及...
有据模式化、娱乐化、商业化等类型作品,虽是有需求有市场,但此类按照大众口味标准化生产的娱乐产品,既没有深刻思想,也伪善地远离了社会现实。思想与话语也是如此,理论是抽象的;没有理论,文艺创作者则易于停步不前。评论可以是随感式,看了一场舞蹈、一场戏剧...
卢茨·科普尼克石甜(译)自由落体卢茨·科普尼克石甜(译)一过去四十年里,主流电影的镜头平均长度(ASL)急剧收缩,这是文化更大转型的一个迹象和特征,即,后工业社会里注意力持续时间被重组。1960年以前,商业电影的镜头平均长度通常在8-11秒,如今...
薛晓雁艺术文献展:媒体传播分析与启示—以“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大师(名家)文献展”为例薛晓雁作为一种带有经典性、学术性的展览形式,文献展的概念发源于德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诞生于1955年,由艺术家、教育家阿诺德·波德创办的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刘鹏略谈卡塞尔文献展的互动性—从“文献展的神话”说起刘鹏组织文献展就像拍摄电影一样是缓慢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来构思和编排:以相对开放的剧本底稿为基础不断进行加工和调整,直到最后终于形成一套可以自洽内在逻辑。楔子“公共性”为焦点出发,以期为读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