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盼盼(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圣经是人类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经典,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雅歌》素有“歌中之歌”之美誉,堪称圣经文学中独放异彩的奇葩。《雅歌》通过它的审美价值取向、情感表达方式,影响到中国现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与...
张焕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一“诗学”一词的内涵,在东西方的原初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在中国,诗学的范围原初只限定于诗歌,而西方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开始,将诗学作为理论和批评研究的替代概念,将诗学范围扩大到喜剧、史诗等文类。经过20...
蔡熙(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近年发现的以西部苗语方言流传于贵州麻山地区的活态史诗《亚鲁王》按照苗族先民的审美理想塑造了杰出的氏族首领亚鲁王形象。亚鲁王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关爱民生、精通巫术等集中表征了苗族文化传统的“文...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自觉地进行学术反思,在我有着现实的迫切性。我的儿童文学本质理论研究和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在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上,面临着有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它们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愿意进一步深入思...
王亚平(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咸宁437100)在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诸多作品之中,长篇小说《蛙》的异质性惹人注意。这部小说一改莫言往日汪洋恣肆,瑰丽磅薄的文风,转而呈现出严肃内敛的面貌,以一种平静中见波澜的方式,演绎“讲故事的人”的...
向贵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少数民族文艺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建构过程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的,但目前的研究多关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以后特别是《民族文学》(1981年)和《民族...
蒋永国(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43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鲁迅“真的人”的观念渊源于留日时期,它在《呐喊》中演变成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并体现出人物形象间的关联。但学术界并未对此进行有效而细致的梳理,这影响了《呐喊》中...
刘潇雨(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在1934年出版的《从文自传》中,沈从文对自己早年的生活轨迹作了细致的梳理。关于军旅行役的经历,《清乡所见》一篇曾记述一件惊世骇俗的见闻:……商会会长年纪极轻的女儿,得病死去埋葬后,当夜便被本街一个卖豆腐的...
王俊(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宝鸡721013)当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党的文艺政策的形式成为延安文艺创作的最高指导原则,并建构起相对完善的规范机制时,对于一大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最后投奔延安解放...
何跞(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诗学的发展总会有一定的规律和原理,受其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普遍的批评现象,用以衡量诗歌的高下优劣,中国古代的诗歌及诗学批评也不例外。在中国古典诗学中,这些原理包括诗歌艺术中的思想情感内容和语言形式各自的内部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