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205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爱农
  • 谷一
  • 风怪儿
  • 李椿
  • 南山2020
  • 落红飘雪
曼生时代 2023-11-09 08:48

王琪森在《吴昌硕评传》的扉页上,我曾写道:“历史地看,一个艺术大师,往往是开创了一种风格或流派;而一位艺界领袖却往往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与辉煌。”以西泠八家之一蜚声艺坛的陈曼生就是这样一位崛起于紫砂界的领袖人物。他是以诗人的底蕴,才子的情怀,书画家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441)

我最初获知“施蛰存”这个名字,是借助鲁迅先生的杂文。他以“洋场恶少”和“叭儿”的身份,赫然列入长长的鲁氏骂人名单里。名单上的其它名流,还有胡适、梁实秋等。对于我和许多文学少年而言,首次“出场”的施蛰存,只是一个可笑的反面角色。长大后我才懂得,这是...

浏览全文 阅读(27481)
朗诵记 2023-11-09 08:48

诗歌的革命读法在小学我是靠说相声出名的,后来改行朗诵,背的是高士其的诗《时间之歌》。只记得操场尘土飞扬,前有全校学生,后有老师督阵。我站在砖台上,扯起嗓子:时间啊——时间刷地过去了。“上山下乡”时,我当上建筑工人。工地上干活,忍不住来一嗓子。晚上...

浏览全文 阅读(27552)
扛头扛脚 2023-11-09 08:48

杨仲文上海闲话当中,多少有眼寻开心(戏谑)格辰光,会得讲一句:“扛头扛脚。”啥个叫扛头又扛脚呢?原来是讲老底子人死脱,要进三块长板两块短板合成个棺材里去个辰光,如果有两个儿子(女婿也可以称半子),一个扛死人头一个扛死人脚,拿伊摆进去,格末迭个人就...

浏览全文 阅读(27577)
中华学子的戏剧盛会 2023-11-09 08:48

陈达明2016年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一个曾经有幸参加过这个戏剧节的初创工作、并实际参与过前几届运作的戏剧人,此时此刻,确实感慨良多。中国校园戏剧节,始创于2008年。在此之前,筹备工作也有两年之久。记得自首届起,...

浏览全文 阅读(27624)
王盘声抒情唱心声 2023-11-09 08:48

鲍世远京剧有“十净九裘”,沪剧有“十生九王”,美誉联翩,这是由于裘盛戎、王盘声二位表演艺术家的唱腔深受观众喜闻,他们从人物出发,抒真情,唱心声,以情动人,娓娓动听。回想早年,王盘声初学期间,他对唱腔却不开窍,缺少悟性。他的姐姐小筱月珍出于好心,让...

浏览全文 阅读(27625)
早期译制片的繁荣 2023-11-09 08:48

在先辈的带领下很多译制片爱好者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上海译制片的辉煌时期。但很少有人知道,自1950年至“文革”之前,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也曾译制过很多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影片。那时的剧目也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我想七八十岁的老观众,也许还记得...

浏览全文 阅读(27681)

陈雷农历丁酉年将至,很多人又会惦记上海美术界的“动物专家”徐昌酩,他笔下的动物世界酣畅淋漓、意趣盎然,尤擅画鸡是出了名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曾评价道:“他画鸡,几笔出造型,泼墨分明暗,细笔点神态,朱砂染红冠。”记者刚在徐昌酩家客厅坐定,便发现北...

浏览全文 阅读(27706)

曾钇榕依然是标志性的光头,铮亮铮亮的,原本浓密的眉毛有些稀疏泛白,嘴唇上方多出两撇胡子已染上风霜,一身深绛红的西装显得比较正式,但脚底的一双北京老布鞋却似乎悄悄地透露着他与众不同的“来路”。去年首届上海国际喜剧节上,当我首次见到陈佩斯本尊时,不由...

浏览全文 阅读(27649)

刘莉娜大概是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惊吓太甚,一提起梅婷,我的第一反映就是那个温柔又怯怯的大眼睛姑娘,脸盘圆润,酒窝甜美,在一众尖下巴高鼻梁的撞脸女明星里是个很有辨识度的存在。所以“以貌取人”之下,我也一直觉得她是那种走传统路线的闺秀型艺人,以至于...

浏览全文 阅读(2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