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206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爱农
  • 谷一
  • 风怪儿
  • 李椿
  • 南山2020
  • 落红飘雪

胡凌虹秦怡著名表演艺术家。1922年2月4日出生于上海,16岁时为参加革命离家出走,辗转来到重庆,先后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华剧艺社。在动荡的时局中,她参演了一系列话剧《中国万岁》《大地回春》《天国春秋》《钦差大臣》《野玫瑰》《清宫外史》《董小宛...

浏览全文 阅读(27757)

曾凌1991年,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带着《女子大跳板》节目去法国参加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最终这个节目获得了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回国后文化部给这些杂技界的巾帼颁奖,当时有一个芭蕾舞团获得了一个比赛的三等奖,被安排和她们一起领奖。...

浏览全文 阅读(27682)

海风作为一本上海文联的会刊,像文代会这样的重大文化盛事倘不及时报道显系失职,所以尽管付梓在即,还是抢时间赶稿子,尽可能向广大文学艺术家多多展示文代会期间各位代表的心声和风采。这里先要作一个简要说明,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报导“文代会”时,已将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27707)
赞乎大楼,惜乎大师 2023-11-09 08:48

最近,“文艺会堂”在报纸和电视上结结实实亮了一回相,牵她亮相的因由是某部荒诞悲喜剧在这儿首次商演。剧是好剧,倒也够不上现象级佳剧,之所以把两件事绑在一块说,乃是用心良苦的“策划”:用“首次商演”说事,让暌违已久而名声巨大的“文艺会堂”重新进入人们...

浏览全文 阅读(27738)

文/李昌禹方言保护: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要守望文/李昌禹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

浏览全文 阅读(27728)

文/越慧贞从鼓掌方式谈戏曲演出中的良性互动文/越慧贞越慧贞包头作协会员。包头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散见于《草原》《鹿鸣》《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包商时报》《新一周》等报刊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到包头大剧院演出,在我印象中越剧这样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721)

文/杨念群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文/杨念群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晚清名人杨度曾孙,晚清名人梁启超曾外孙。著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之比较研究》《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

浏览全文 阅读(27712)

文/杨光祖优秀的文学批评是创造性的文/杨光祖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著有《西部文学论稿》《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等我认为文学批评是与文学共生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很多作家将文学批评视为文学的“寄生物”,他们高喊:没有作家,哪里来...

浏览全文 阅读(27746)

文/张闳用“陌生化”效果作为诗意的支撑文/张闳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批评家“文革”时期的话语的闭合性,是那个时代精神闭合性的严重征兆,革命的坚硬话语构成了汉语文学写作的坚固囚笼。多多及其同时代诗人的写作,必须磨砺更加锋利的言辞,方能把自...

浏览全文 阅读(27729)
腾空而起的薄饼 2023-11-09 08:48

文/柯玲腾空而起的薄饼文/柯玲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英国房东马瑞娜当全职妈妈可谓尽心尽力,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样样总管。两个女儿虽然也参与一些家务活动,比如晚上泡泡茶、周末购购物等等,但做饭洗衣等差事还是妈妈全部承包。所以,某日看到两个孩子并肩而立,当...

浏览全文 阅读(2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