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61 次
音乐列表
晨羽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老戏骨”李立群是在去年7月,话剧《冬之旅》来上海巡演之际,在东方艺术中心旁边的酒店里,我采访了《冬之旅》主演蓝天野、李立群老师。初见李立群,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张脸,身为80后,可谓从小看他的电视剧长大。金庸武侠剧《倚天...
颜榴1988年1月1日,画家吴大羽在上海去世,终年86岁。近30年过去了,吴大羽这个名字在国内的画坛上,更多归属于一个教育家的身份。由于他存世作品稀少,留在内地的更罕见,我们虽不时从他的学生吴冠中、朱德群这些已经成为大师级的人那里听到缅怀之语,但...
曾几何时,人们对港台女星的印象中,夏梦似香港的林青霞,林青霞似台湾的夏梦。尽管两人年龄相差贰拾来岁,属于两个不同年代,但她们同样玉洁冰清,大家闺秀,皆为我的偶像,崇尚的“女神”。年少逐梦夏梦出道于1950年,彼时我正是十三四岁的懵懂少年,情窦初开...
陆寿钧此文不是写谢晋,而是写一写谢衍的母亲、谢晋的夫人徐大雯老师。我们上影人都知道,徐老师虽一直与谢晋同在上影工作,但她硬气得很,从不想也从没沾过丈夫一点光,只是默默地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干好自己普通的工作。她不工作不行,一家八口人单靠谢晋的工资养...
张寄寒谢晋导演一直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代表人物之一,谢晋的电影代表了一个时代。九十年代,春节刚过,春寒料峭的一日,得知著名导演谢晋来我故乡周庄拍摄电视《鸳鸯错配钱秀才》的消息,让我欣喜若狂。谢导的摄制组与我联系后,我把他们全体摄制人员安排在南湖招...
李伦新谢晋导演于2008年10月18日溘然去世,犹记得,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坚信是误传,直到影协秘书长当面告诉我,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我这个早已过了容易激动年龄的人,在证实了谢导逝世的噩耗时,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顿时陷入了沉痛和悲哀之中。就在不久...
刘子枫今年11月21日,是谢晋导演诞辰93周年纪念日,是日,我敬写了幅挽联:“艺术中燃烧灵魂,影坛上堪称泰斗。——长歌谢晋导演”,谨此表达我对谢晋导演的缅怀!谢导的笑声极具感染力,因耳背,他的嗓门永远比周围的人高出几个调门,老远就能听到他的阔谈高...
编者按:2016年11月21日,是谢晋导演诞辰93周年纪念日,本刊连续收到四篇缅怀谢导及其夫人的文章,在此一并刊出,以志纪念。...
海风作家、文艺评论家沈鸿鑫先生继《海派戏剧研究的时代印记——沈鸿鑫戏剧论集》和《海上曲艺研究的历史帆影——沈鸿鑫曲艺论集》之后,最近又出版了《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沈鸿鑫艺文论集》这部90余万字的宏著。三部著作从戏剧、曲艺和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
丁黎海外的华文文学创作可以说源远流长,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十年来,随着更多的中国人离开故土,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传播,包括华文文学的繁荣,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令人瞩目的文化盛宴。异域生活的感受和跨文化的体验、世界的视野,使海外华文文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