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2067 次
音乐列表
观点集粹文艺创作要提升文化品位中国艺术报刊文说,所谓文艺创作的文化品位,是指作品的内在品质和趣味风貌所呈现出来的格调与境界。它既有内容方面的蕴涵,也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是文艺作品整体质量的一种把握和评价。文学家要不断提高文字语言的表达水准,画家应注...
文/海风陆川谈《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幕后故事文/海风由SMG尚世影业、迪士尼影业、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近日与全国观众见面,2017年此片将在全球上映。作为在内地院线上映的首部“自然电影”,影片以3个中国独有的野生动...
文/陆寿钧与领导共“舞”文/陆寿钧陆寿钧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上影文学部副主任、创作策划部主任。系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被评为上海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影视剧代表作有《烛光里的微笑》《第一诱惑》《一号机密》《红毛巾》等,并出版十余种著作在...
怀念舒适与凤凰——一个95后影迷的追忆作者与舒适、凤凰合影舒适与凤凰二位老师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明星,而我却出生在二十世纪末。如此大的年龄悬殊,使我自知道他们的名字以来从未想到过会与他们产生接触。2013年岁末,央视电影频道播出了纪念刘琼、舒...
文/张寄寒遥远的思念——忆白杨周庄行文/张寄寒张寄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蚕豆戒指》《吹灯》等八本散文集已是初冬,阳光温和地抹着棕色、褐色的树干,抚慰着它们落叶凋零后苍茫的内心。我徜徉在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小镇,一条长长的石板街上,鳞次栉比的...
文/李定国《长征组歌》的台前幕后文/李定国李定国音乐制作人,乐评人《长征组歌》剧组成员赴兴国县为老红军演唱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此,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及上海歌剧院和全国许多文艺团体,从今年的“八一”建军节起,就陆续复排上演了...
文/鲍世远礼赞筱文艳文/鲍世远鲍世远原上海市文化局离休干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提起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艺术人生的往事,得从她的三个名字说起。她,江苏淮安人,乳名小喜子。那年家乡惨遭重灾,她才5岁,随父母亲逃荒到上海。因为家境贫...
文/何英批评的八股与八卦文/何英何英评论家,新疆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在多家报刊发表约100万字文学评论作品,著有评论集《呈现新疆》《深处的秘密》,随笔集《阁楼上的疯女人》等什么是好批评?以前文学理论还不发达的...
文/柳鸣九“学者散文”漫议文/柳鸣九柳鸣九著名西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有著作等身之誉,已出版《柳鸣九文集》(15卷),其中论著十二卷,名著翻译三卷在散文这个广大无垠的疆土上活动着的人,主要是被称为...
文/张闳走向独立的艺术批评写作文/张闳张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批评家在当代语境下,艺术批评的独立性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艺术批评的水平就很可疑。而艺术批评若是总处于劣质状态的话,艺术本身就难免会陷入一种盲目的、混乱的和靠偶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