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读书》一九九八年第六期樊纲的《“不道德”的经济学》批评“人们经常援引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例子,说他写了《国富论》之后又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并由此推论经济学家应该讲道德。”令人吃惊的是:作者将一七七六年《国富论》与一七五九年《道德情...
顾孟潮窗户是建筑艺术的眼睛,它不仅给住宅的主人阳光、和风、温馨、惬意,而且给诗人和艺术家灵感、诗意和画境。人们都期望着自己拥有能仰视瓦蓝纯净的天空、俯瞰郁郁葱葱的绿野的一扇窗。每一个居民对窗户内外都有着自己的感受和记忆。或者讲出不止一段关于窗户的...
梁展早在一九二五年,布莱希特就曾观看过由当时柏林大导演马克斯·赖恩哈特(MaxReinhardt)执导,Klabund编剧,取材于我国元曲李行道同名戏的《灰阑记》。而一九三五年的苏联之行才促使他真正接触到京剧艺术和梅兰芳的表演风格。这段艺术因缘应...
李洪岩汪家熔先生的《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66页曰:夏曾佑的“英文也学得极好,能直接读英文书。”未言所据。按夏曾佑之子浮筠为乃父作《传略》,载《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曰:“平素不习西文,未履欧美之地...
杨亚平朗博穿着宽松的绒线衫,手里是一只高脚酒杯,杯中鲜红的液体灿烂地荡漾着。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日是朗博五十一年来最快乐的一天,他的历史小说《战役》在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两个星期后,又获得了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龚古尔奖,这在法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
王晓路近两年介绍海外汉学的论述日见增多,这对于我们了解异域,透过他者的眼光反观自身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汉学家们很多有自己的汉名,如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StephenOwen);而诸多华裔学者亦有自己的洋名,如已故的刘若愚(JamesL.Y.Li...
叶坦“中国经济学的寻根与发展”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我感觉这里面有一点关键处就是“寻”中国现今的经济学从何而来之“根”。一般认为经济学在中国学术中是“西学”之一种,是“舶来品”,因此有欲将“economics”进行“化西入中”之努力的汪丁丁,他“萌生...
李青果《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是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的一部辩护书,是对近百年来人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质疑、嘘声、嘲讽和困惑的谨慎答词。一个世纪以来,瑞典文学院的几代专家运用自己的心智,通过诺贝尔文学奖把一个北欧小国...
姜树德学林出版社将林语堂先生的英文本《吾土吾民》更名为《中国人》出了全译本。书中在列举中日混血的中国人时,提到了一位“小星伽”将军,说他“曾经发动过一次失败的反抗满洲人的运动”。但翻了很多资料,也未见提及这位“小星伽”将军。后来在一篇讲述华侨史的...
瞿小松格兰·桑德斯一九九四年,由荷兰艺术节制作的瞿小松的独幕歌剧《俄迪浦斯之死》给批评界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俄迪浦斯的终极平静被描写为禅者的大彻大悟。该剧通过极为有限的舞台语汇和最少的灯光效果,以许多中国式的音乐和舞台处理,将索福克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