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34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王笑
  • 陈社昌
  • 蓝欧
  • 李椿
  • _、冰帝
  • pchenf

周一良我所最敬仰的伟大学人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的诗集出版了。《清华文丛》的编辑委员会做了一件大好事。特别是诗集按年编排,极便于研究。一九八○年蒋天枢先生编辑出版《寅恪先生诗存》时,注明系他“本人手边所有丛残旧稿”。我买到后即在书眉上批注:“本不宜全...

浏览全文 阅读(20312)
屠龙无技 2023-11-09 08:48

秦凌以前一直以为克丽奥女神殿堂的门楣上刻着“重宝秘籍,付与有缘,入我门来,得祸莫怨”(《碧血剑》),待满怀十二月党人妻子的心情捱进门去(可能只是在门口探了一下头而已),却发现里面似乎既没有祸,也没有福,当然更不会有什么“重宝”——那样流光溢彩的似...

浏览全文 阅读(20310)

卢英平人文精神作为概念的提出,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事。以我理解,所谓人文精神,就是知识分子,或人文知识分子治学、处世的原则和精神。人文精神伴随知识、思想、知识分子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精神不能谓之有没有失落。现在说它的失落——似乎人们都承认这...

浏览全文 阅读(20282)
对一句话的胡乱诠释 2023-11-09 08:48

马占稳几年前,在北京读书时,有机会听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先生的一次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已不记得,但有一句话印象极深:“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①说真的,刚一听到这句话,真让我有点泄气。近代以来,民主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崇高理想和梦寐以求的目标。现在竟...

浏览全文 阅读(20235)

应星这些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尴尬在于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大多由海外输入。也许多少是出于对此现象的反拨,今年《读书》连续在第三、四期重点推出了盘旋于一批青年学者心中的问题:“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我读后感慨良久,不禁提笔一叙,愿与诸君共酌...

浏览全文 阅读(20205)
一体之选 2023-11-09 08:48

曲冠杰明诗选本,论博综,首推《列朝诗集》与《明诗综》;论简要,则属《皇明诗选》和《明诗别裁》。《明诗别裁》自乾隆初年刊行以来,多有翻印,广为流传;而《皇明诗选》入清以来悬为厉禁,故世人罕觏。今华东师大出版社据是书明末崇祯间刊本影印行世,为《上海文...

浏览全文 阅读(20193)

曲卫国《人文精神寻思录》已刊出五则。现收到南方北方乃至美国大学里一些位先生来稿,对“寻思录”进行寻思,特予发表,期收切磋之效。《读书》连着几期刊载了一些学者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或者说是有关“人文精神失落”或“被遮蔽”的讨论。尽管我对其中的一些...

浏览全文 阅读(20203)
构筑桥梁 2023-11-09 08:48

陈暮霞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科学史?萨顿在《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一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一极富哲理的问题。确实,类似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令人深思令人忧。随着科学知识的专门化、深入化,科学领域中的人文色彩逐渐淡漠,人文工作者又无法通晓科学语言,于...

浏览全文 阅读(20191)
陈胜的“鸿鹄之志” 2023-11-09 08:48

朱新华《史记·陈涉世家》载:“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论者每因陈胜是农民起义英雄而把“鸿鹄之志”的含义任意拔高,实则一看上下文...

浏览全文 阅读(20168)
不息的希冀 2023-11-09 08:48

郑逸文马奈郭宏安先生的一篇十四万字的“代译序”和波德莱尔的一百首诗以及马奈、德拉克洛瓦等的插图,构成这部独特的诗集。我喜欢它,是因为它完整而全面地让喜欢波德莱尔的人们在重读他的诗时,了解他的心路和诗国的足迹。时常,人类因为敬畏生命或是其它的原因而...

浏览全文 阅读(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