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可斌据《汉诗文图书目录》,从日本汉诗发轫的奈良时代至它走向衰落的明治时代,先后问世的汉诗总集与别集达七百六十九种、两千三百三十九册。以每册收诗百首估算,总数超过二十万首,这还不包括已经佚失和未曾刊行以及新近结撰的汉诗总集与别集中的作品。——这是...
张茂新《读书》一九九三年第四期《高高挂起的欲望》一文,分析了张艺谋的“红”系列电影。思维绵密,读来颇受启发。但也有某些不同看法,现在提出来请大家指正。此文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主要评价对象,很明显的把悲剧成因归结于“欲望”,“欲望剩余”以及主子的...
刘纳吴福辉的《带着枷锁的笑》是一本论文集。不是专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眼里,“论文集”的身份大不如“专著”。而在专著满天飞的今天,吴福辉这本迟出的论文集显出了自己的份量。当然,谁也无法给“论文”规定出必须遵循的模式,但读多了由“专著”书稿...
邓云乡坐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的研究室中,翻阅着十大本姜黄色封面、线装的《胡适手稿》,不由地想起远在北京九十高龄的顾起潜先生,记得是在三年前吧,有一天我去淮海中路顾老上海家中看望,顾老正忙着写一篇文章,纪念胡适之先生,说是台北要举行胡先生...
来凤仪一九二三年,二十四岁的闻一多,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红烛》给“五四”以后的中国诗界带来了新的消息,一个充分艺术化的叛逆人格本身即是变革之兆,其影响几乎不亚于两年前郭沫若《女神》的问世。如果说《女神》是气势磅礴的回旋曲,是为封建...
朱新华汪荣祖著《陈寅恪评传》(百花洲文艺版)记一九五八年厚今薄古运动中陈先生遭到来自个别学生的攻击,说:“最值得注意的是寅恪的某及门弟子,文革时曾任中大历史系系主任,他责备“陈先生一直保留他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指斥“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方法...
徐静静记得一九九二年初《上海文学》有王蒙的一篇论《红楼梦》的文章,认为薛宝钗与林黛玉其实是作者曹雪芹心灵深处女性美的两重标准,或曰两难境地,从外形到心灵,犹如环肥燕瘦,无所谓褒贬抑扬,而是各有千秋。在编者按中,此论还被认为是独到新颖的发现。其实无...
柳叶这一册英文本《苏东坡文选》(SelectionsFromTheWorksofSuTung-po)是一年前在外文旧书店淘到的。扉页上有“RolandC.Fang,Cambridge,Oct.1944”的题字,分明是已故英国文学专家方重先生的旧藏...
林一民肖斯塔科维奇的乐曲几乎包括了人类情感的两极——从肝胆欲裂的痛苦到天国一般的安详。就拿他的十五部交响乐来说,有的是体现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第一交响乐);有的是遭受不幸的自我心理写照,是对过去遭遇的回答,表现了一个人的成长...
劳柯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五月出版《清宫词》一书,收诸家宫词九种,附录七篇。第一种作者题名“钱唐九钟主人”,编者谓是吴士鉴。阅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二月印行《艺风堂友朋书札》,所收吴士鉴书札第八通有云:“去秋撰宫词一卷,友人携之都门,排印成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