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玥五古《北征》作于至德二载(757)杜甫自凤翔至鄜州归家途中,《北征》以其浓郁的情感抒发、高超的艺术技巧得到后人的一致称颂,李光地对《北征》就有“醇气古节眇两京而上六代,俳俪绮靡之习扫不见迹矣”之评价。学界对该作也有一定探讨,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
王燕飞晚清同治年间,在成都的浣花溪畔,著名才女左锡嘉带领着家中多才多艺的几个女儿成立了女性诗社“浣花诗社”。她们与杜为邻,歌咏草堂,诗酒唱和,追模杜诗,不仅在成都女性诗坛掀起一阵诗歌创作的浪潮,而且对于杜甫在晚清,尤其是在女性读者群体中的接受情况...
萧龙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诗云: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砚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天宝四五载(745、746)间,杜甫结束了“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赵晓华杜甫关于诗学的思考散见于其诗歌作品中。目前的研究基本是把这些作品纯粹地作为反映杜甫诗歌理论的材料,从中抉取“有神”“兴”“苦思”“转益多师”等诗学范畴进行讨论,对它们作为诗歌作品这一基本性质注意得不够。事实上,这些论诗之作首先是杜甫穷愁生活...
王超乾元二年(759)十月,杜甫携家自秦州出发,前往成州同谷县(今甘肃成县)。《元和郡县图志》载:“同谷县,本汉下辨道地,属武都郡。故氐白马王国。后魏宣武帝于此置广业郡并白石县,恭帝改白石为同谷县。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康州,大业初属凤州,贞观元...
张朝富李杜与扬马,两个伟大的并称,一个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一个代表了汉赋的顶级水准,有趣的是,他们之间还有着特别的关联。据统计,杜甫是称引司马相如、扬雄最多的唐代诗人,李白差不多紧随其次。作为往圣先贤,扬马成为后世可供瞻览效仿的学习对象,李杜在...
张少助2019年的杜甫研究在文献整理研究、杜诗本体研究以及接受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研究者利用叙事学与美学等理论,注重地理、历史、文学史、思想史等多个领域的交融会通,各类研究日益体现出系统化与多元化的特征,逐步形成了以文献为基础的综合研究趋势。...
王猛明代是杜集流传以“选隽解律”为特色的时代。①因明清学术的转型,明代学术往往被认为“盘旋于章句”,空疏不切世用。②明代的杜集文献也因之一直未受到学人充分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学术文献的重视,对杜集文献的研究方兴未艾。自万曼先生写...
胡可先由中国杜甫研究会、四川省杜甫学会、浙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杜甫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九届、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已接近尾声,下面是此次论坛的学术总结。这次会议是杜甫研究的关节点,是中国杜甫研究会与四川省杜甫学会联合召开的。与会专...
李鹏飞诗仙李白各体兼备,尤长古体和绝句,为诸家共识。根据学者统计,李白古体诗总约640首,绝句总159首,律诗约162首,其中五律127首,七律8首①。其中,古体诗占到诗歌总量的60以上,律诗与绝句的数量相当,各占16.6左右。相比之下,历代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