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75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寒光
  • 孤独玫瑰
  • 丢丢
  • 九满
  • 林沐风
  • 李椿

黄自鸿一、前言杜甫(712-770)诗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圆仁(Ennin,794-864)的《入唐新求圣教目录》里有关于某部《杜员外集》的记载,这个可能是樊晃(生卒不详,大历[766-779]间在世)《杜工部小集》的一种...

浏览全文 阅读(33531)

孙微元代董养性的《杜工部诗选注》乃是稀世孤本,原藏于日本和歌山县高野山释迦文院,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检索号312—0130,七卷,刊本八册。明清一些著名书目均曾著录董养性此本,但国内目前已无藏本,实已散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赖美国车淑珊博士之帮助...

浏览全文 阅读(33576)
再论杜甫《壮游》 2023-11-09 08:48

温煦一、“诗圣”的自传杜甫的《壮游》,作为杜诗中极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一直以来都受到诗评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归纳前人的关注,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壮游》作为杜甫晚年诗歌中的一首典型作品,不但体现出杜甫诗歌创作技巧和艺术水平的高超,还展现出杜...

浏览全文 阅读(33579)

黄一玫科举制度自隋代建立,到清代发展到鼎盛后走向灭亡,在此期间应试的文体不断变化,从唐代的诗赋试帖,到宋代的经义与诗赋,再到明代的八股文,清代科举制度在大体上承袭明代,乡试、会试、殿试以八股文取士,但诗与赋仍是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康熙十七年(16...

浏览全文 阅读(33556)

钟卓萤历时九年的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诗史”杜甫(712-770)的中晚年都在乱中度过,这一时期同时也是其创作高峰期。据《新唐书·本纪·肃宗》天宝十五载十月载:“辛丑,房琯以中军、北军及安禄山之众战于陈涛斜,败绩。癸...

浏览全文 阅读(33577)

潘悦杜甫安史之乱中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强烈的“无家”之悲。他为个人的亲人离散而痛苦,更为天下百姓的家破人亡而悲伤。他在战乱中的“国破”之痛,与“无家”之悲有着内在而深入的联系,反映了其家国意识的复杂内涵。目前学界对杜甫的家庭观念、家族意识、家国思想...

浏览全文 阅读(33475)

占如默杜甫排律虽然数量不多,但人们向推其为唐代排律之巅峰。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相关论著也开始增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杜甫不同时期排律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入蜀后的排律是重点论述内容;第二,杜甫不同时期排律...

浏览全文 阅读(33424)

袁书会管莉莉杜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其卓越的成就而为后世所推崇。早在唐代,元稹就给予杜甫高度评价:“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至后世,千家注杜、杜诗选集...

浏览全文 阅读(33387)

张朝富李杜并称,是文学史上的一道重要景观。历来言说李杜并称,多由外在认定的角度进行探讨,如陈尚君《李杜齐名之形成》等;也有从内部因素来挖掘的,主要从杜甫的角度来论述,如刘明华、吴增辉《杜甫对李白的解读历程——兼论李杜友谊》,张德明、黄全彦《杜甫对...

浏览全文 阅读(33405)

葛景春一、李白《戏赠杜甫》应写于天宝三载的洛阳附近关于李白与杜甫的初次相遇,历代研究者多定于李白在天宝三载(744)春离长安至洛阳时,此说大致不误。他们的见面,有杜甫诗为证: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浏览全文 阅读(33361)